首頁 女生 策行三國

第2053章 賈诩三策

策行三國 莊不周 3371 2024-01-31 01:12

  閻溫搖搖頭。他知道孫策治下百姓不少,但具體多少,他并不清楚。賈诩對毌丘興使了個眼色,毌丘興早有準備,上前一步,在閻溫面前坐下,從案上取出幾份公文,依次擺在閻溫面前,一一解說。閻溫聽了幾句,就明白了賈诩讓他看這些公文的用意。窺一斑而知全豹,由這些公文,他可以推算出孫策治下諸州的戶口變化,不一定精确,卻粗略可觀。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據毌丘興分析估算,孫策治下五州的戶口可能有四百多萬戶,過天下之半,遠遠超出了天子和袁譚控制的戶口,尤其是江東,這些年的戶口一直在增加,兖州、司州、青州甚至關中的百姓大面積的逃亡,有很多人應該是去了江東。

  孫策行王道,天子行霸道,王道愛民,霸道愚民,高下判然,百姓的逃亡是單方向的,關中就是典型的例子,百姓逃亡太多,以至于朝廷不得不從涼州招攬百姓入關中定居,彌補戶口不足。如果不放棄霸道,行愛民之王道,這種差距隻會越來越大,不會縮小。

  比單純的戶口多寡更重要的是孫策不遺餘力的抑制豪強,計口授田,他吸引的戶口都是耕地的百姓,留在原籍的都是擁有大量土地的世家、豪強,看起來戶口也不少,但天子要從他們手中得到錢糧絕非易事,必然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這一點,不用毌丘興說,閻溫也清楚,他做并州刺史的這幾個月絕大部分時間就是拜訪各家家主,商量、妥協,千方百計的籌集糧草,供應天子的大軍。相比之下,孫策藏富于民,滿寵在豫州征召二十萬郡兵,幾乎不用孫策提供一粒糧食,他要付出的代價就是免除今天秋季的田租、算賦。孫策輕賦薄斂,這些損失對他來說非常有限,不會動搖根本。

  閻溫越想越不安。王道、霸道的影響比他想象的還要大,孫策行王道,治下五州俨然已是王道樂土,大河以南皆是影響所及,百姓扶老攜幼,不遠千裡地趕去豫州甚至江東,兖州雖然還在袁譚手裡,卻已無可使之民,司州情況也差不多。如果不是被山川阻隔,冀州、并州也難以幸免。

  沒有戶口,沒有人耕種,就算有良田也隻能荒着。沒人耕種,就沒有糧食,拿什麼來和孫策對峙?時間越長,對孫策越有利,就算不打,天子和袁譚也支撐不了太久。

  “先生,陛下也知道霸道不可久,但事急從權,不得不如此。若能中興……”

  賈诩看了閻溫一眼,笑着搖搖頭。閻溫讪讪的閉上了嘴巴。他也知道這些話沒有說服力,尤其是在賈诩面前,說這樣的套話隻會讓賈诩認為他是朽木不可雕。

  “漢家本王霸雜用,事急從權,去王而用霸,聽起來的确有些道理。可是伯儉你再想想,關東、關西對峙,論士馬之強,孰更占優?形勢于誰更急?為何孫策行王道可久,天子行霸道卻應不了急?”

  閻溫眉頭緊皺,沉吟良久。這也正是天子着急的地方,行霸道本為救急存亡,對峙絕非天子所願,如今天子頓兵于河内,袁譚頓兵于兖州,并非不想進攻,而是不敢進攻。天子也知道等得越久,機會越渺茫,這才想請賈诩出山。如何進攻取勝,打破這個僵局,才是天子最想請教賈诩的問題。但賈诩的分析隻是加重了他們的擔心,并沒有幫他們解決任何問題。聽起來,賈诩似乎已經放棄了,不想沒有幫忙的意思,還想勸他們也放棄。

  “先生,難道……大勢已去,革命在所難免?”

  賈诩不置可否,呷了一口茶,又思索片刻。“伯儉,有一件事,我不太明白,還望伯儉能為我解惑。”

  “請先生直言。”

  “你上次對我說,希望我能為涼州想一想。可你們如此支持天子,于涼州何益?秦有關中之地,又行耕戰百餘年,大小百餘戰,傷亡近百萬,方一統天下。如今天子行霸道,以涼州百姓為兵,欲行秦之故事,你們有沒有算過,以涼州的戶口能支持幾年?就算天子中興,又能剩下幾個涼州人?”

  閻溫眉頭皺得更緊。“依先生之見,又當如何?”

  “你們欲入朝為官,如今已入朝矣。涼州百姓欲入關定居,如今已入關矣。知止不辱,知足不殆,你們是不是該适可而止,重新考慮一下如何做更有利于涼州。”

  閻溫心中駭然。賈诩的話說得很隐晦,卻不難理解。賈诩願意見他,不是想幫天子,而是為了涼州——當初他也是這麼請求賈诩的。如今天子已經給不了涼州更多,隻會給涼州帶來死亡,他們就沒必要支持天子了。從涼州的角度來說,這當然是明智的選擇,可是從君臣大義來說,這是背叛,有悖氣節。

  賈诩從來就不是朝廷的忠臣,他沒有這樣的負擔。可他們是天子信任的大臣,親手提拔的年青才俊,如何能背叛天子?

  “先生……”

  賈诩擡起手,輕輕地搖了搖。“伯儉,你不用多說,我知道你一腔忠義,想力挽狂瀾,扶大廈于将傾。我年輕時也這麼想過,可是現在老了,沒有這樣的雄心了。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況且大勢如此,縱使高祖、光武再世,怕是也無能為力。心盡如此,你也不用勉強我,我很快就要回涼州老家去了。臨行之際,有幾句話想對天子說,煩請你轉達。”

  他笑了笑。“不管怎麼說,我還是天子冊封的姑臧侯嘛。有這一份情誼在,總得進幾句逆耳忠言。”

  “敢不從命。”

  ——

  閻溫出了門,回到驿舍,收拾行禮,準備返程。

  牛蓋一直在驿舍中等着,得知閻溫回來,他立刻登門拜訪。閻溫本不想見他,可是想到賈诩的話,也覺得畢竟都是涼州人,不宜拒人于千裡之外,便抽空與牛蓋聊了幾句。

  得知賈诩還是不肯去見天子,不日将返回涼州,牛蓋心裡有些失落。不管怎麼說,賈诩終究還是見了閻溫,他卻連賈诩的面都沒着,回去怎麼和董越交待?後來聽說賈诩派毌丘興去送奏疏,牛蓋心思又活了。毌丘興跟了賈诩有大半年,算是賈诩的弟子。賈诩派他去見天子,自然有推薦毌丘興入仕,為毌丘興安排一個前程的意思。如果能将毌丘興拉攏過來,也算是維系了和賈诩的交情。

  牛蓋做了一番準備,在門口等着毌丘興。當毌丘興帶着行禮,趕到驿館來見閻溫時,牛蓋主動迎了上去,殷勤倍至,與毌丘興寒喧,再次轉達董越對他的承諾。毌丘興懷裡揣着賈诩給天子的奏疏,知道這次去見天子,隻要應對得當,出仕是意料之中的事,自然不會再将董越承諾的校尉放在眼裡,坦然地接受了牛蓋的殷勤,卻沒太放在心上。

  牛蓋心知肚明,卻不肯放棄。他不僅陪着毌丘興去見閻溫,又送了一匹好馬,供毌丘興代步。一路上,他與毌丘興形影不離。閻溫心裡有事,隻是催着趕路,倒也沒心思去關注這些。

  數日後,他們一行人到達河内。

  天子第一時間召見了閻溫,詢問此行經過。閻溫将賈诩與他說的話選擇性的轉達了一些,沒有全說——賈诩的有些話顯然不能對天子直說。好在賈诩本人有奏疏送到,還是讓天子自己看比較合适,他隻要将毌丘興引薦給天子就行了。

  聽了賈诩對形勢的悲觀分析,天子心情很複雜,既有些失望,又不敢掉以輕心。賈诩的分析并非憑空臆說,他是從相關的文章和公文推算出來的,就算有誤差也相去不會太遠。有些情況,他自己也是清楚的,隻是一直不願意面對,如今被賈诩指出來,心情無比惡劣。從閻溫的神情可以看出,賈诩肯定還說了些什麼,對閻溫觸動不小。他現在能依賴的就是閻溫等人,如果他們也動搖了,對他絕不是好消息。

  天子随即召見毌丘興。

  第一次觐見天子,毌丘興既興奮又緊張。好在有賈诩的教導,預先練習了相關的禮儀,總算沒有出錯。天子對毌丘興印象不錯,毌丘興年輕,有朝氣,身高、相貌也都不錯,眼神中對朝廷的敬畏更讓天子欣慰。

  河東畢竟不是涼州,朝廷的威嚴猶在。

  天子和毌丘興聊了幾句,問了他的籍貫、仕途履曆,以及對當前形勢的理解。毌丘興準備充足,應答如流,而且越說越自信。天子非常滿意,便有了愛才之心。賈诩雖不能來,送來一個年青才俊,也算是為朝廷盡了一份力。

  天子打開賈诩的奏疏,迅速浏覽了一遍,心情不太好。

  在奏疏中,賈诩先是說了一些感謝朝廷恩典的客套話,然後分析了一下形勢,說得很簡略,與閻溫、毌丘興轉述的差不多,最後為天子獻了三策。

  上策:禅位吳王,為劉氏保留一份封地,祖宗得以皿食。

  中策:遠征西域,避吳王鋒芒,另辟天地。

  下策:退守益州,跨有關中,去霸道,行王道,與吳王争民心,以待時變。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