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大明影侯

第0553章 走一步看一步吧

大明影侯 醉顔7點5 4677 2024-01-31 01:12

  任何一場改革都不是容易的,至少他不簡單,需要太長的時間去做驗證。

  而且改革的效果不是一天兩天,也不是一年,兩年可以看出來的。

  不說别的,如果中愈不能帶來更好的成績的話,朝廷就算是現在在他們和建文皇帝朱允文兩人的大力推動下給他們一些機會,但是如果看不到成效的話,帶來的麻煩也是很多的。

  中愈也很知曉,有些事情是急不來的,但是如果他現在不做的話,以後花費的時間會更多。

  所以他才想要現在就提出來,至少要讓建文皇帝朱允文有這樣的意識。

  有些事情就算是現在做不到,以後如果有能力了,一定要做,這是他給建文皇帝,朱允文灌輸的思想。

  話裡話外他都在強調這件事情。

  他悄悄地在影響着建文,皇帝朱允文。

  不管朱允炆是否知曉,但是他還是一切都選擇了接受。

  中愈想要教老百姓識字或者說是培養更多的年輕人的時候。

  建文皇帝朱允文是非常願意的,但是他卻有着他的擔憂。

  “中愈,朕知曉你做的這一切都是為朝廷好,為了大明的江山好,但是真不得不問你一句。太祖高皇帝欽命士農工商,朕也知曉确确實實有他的局限性。但是也恰恰因為将他們束縛起來,他們才會專一的做着自己的事情。也會把這件事情做得更好,或者說在某些情況下需要他們的時候,朝廷可以迅速快速的将他們聚集起來。倘若,朕是說倘若真的如你所描述的那樣,有更多的人學習,更多的人讀書識字,那如果他們都來當官的話,或者說他們懂得了更多的之後面臨的情況,可能會更複雜,朝廷可能裝不下這麼多的人。”

  對于建文皇帝朱允文來說,如果不是一場叛亂,他可以在這個位置上做很久,但是因為有了這一場叛亂,甚至這場叛亂差一點,把他趕出了京師,也就是說太祖高皇帝,他的皇爺爺,留給他的江山,差一點兒就沒有保住。

  所以這一場動亂之後,他更多的想的,是怎樣保住大明朝廷。

  至于他内心,要做一個千古一帝,到底有沒有想過,沒有人知曉。

  不過看起來他還是有這樣的想法的,不然也不會支持中愈做這樣的事情。

  換其他任一個皇帝來說,中愈所做的事情都有可能動搖根本。

  但是這樣的事情他也不得不做,因為這裡是大明朝廷。

  中愈既然已經來到這裡了,他自然是要掙紮一下的。

  他不知道自己以後到底做到什麼地步,但是隻要能做這一切都要努力。

  “陛下,潛溪先生那樣的人,隻有一個。誠意伯那樣的人,也隻有一個。”

  中愈沒有再說其他的,隻是提到了兩個人。

  潛溪先生宋濂,(1310年11月4日—1381年6月20日),初名壽,字景濂,号潛溪,别号龍門子、玄真遁叟、仙華生、元貞子、元貞道士、仙華道士、幅子男子、無念居士、白牛生、南山樵者、南宮散史、禁林散史,漢族,祖籍金華潛溪,至宋濂時遷居金華浦江(今浙江浦江)。

  是大明初期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

  他與高啟、劉基并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章溢、劉基、葉琛并稱為“浙東四先生”。

  他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其為太史公、宋龍門。

  宋濂與劉基均以散文創作聞名,并稱為一代之宗。

  其散文質樸簡潔,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

  他推崇台閣文學,文風淳厚飄逸,為其後“台閣體”作家的文學創作提供範本。

  誠意伯是劉伯溫,也就是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漢族,字伯溫,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稱劉青田,元末明初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勳,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誠意伯,故又稱劉誠意。

  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谥号文成,後人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與宋濂、葉琛、章溢合稱浙東四大名士。

  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并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諸葛武侯。

  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

  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并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中國民間廣泛流傳着“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

  建文皇帝朱允文聽他這樣說也就是釋然了,是啊,不管怎麼教學,誠意伯劉基隻有一個。

  潛溪先生也隻有一個。

  退一步說就算這樣的人越來越多,對朝廷也隻有好處,而沒有壞處。

  “你确定這樣,讓百姓讀書識字對朝廷有好處?”

  “陛下,雖然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可能有人學得好,有人學得差就好,比現在的科舉一樣,有人能夠中舉,有人,不能。

  總是會有差别的,但是如果必須能夠讓他們懂得道理,那麼百姓與百姓之間的紛争,百姓與朝廷之間的紛争就可以用道理來解決。

  要想讓他們遵守律法,就得讓他們知道律法的厲害之處。

  也要讓他們知道為什麼這樣做是不對的,為什麼會觸犯大明的法律?而這些至少要讓他們識字,懂得這樣的道理,光靠咱們的官員去說,隻會讓他們認為官員是在欺負他們,不識字。

  但是如果他們自己本身,就知曉朝廷的法律,會對法律有一些敬畏之心的話,那麼朝廷的工作就好做了。

  陛下,不要忘了,之前朝廷出台以工代赈的政策的時候,反而是那些知曉道理的多少,有些讀書識字的百姓們更好的能夠接受。

  而那些一輩子都是給别人種田的佃戶們,卻不能接受,或者說他們會問誰分到哪一塊田,一塊地,甚至是誰在哪個地方工作都會産生紛争,這些他們都不會用道理去解決,反而會用暴力,如果朝廷能夠讓他們懂得道理,減少心裡的力氣,相信他們也會選擇讀書識字的。

  況且陛下您也知曉之前大明報和遜志報,在街上傳播的時候越來越多的家庭,願意讓家裡的孩子去讀書,這就是一種轉變,當他們有足夠的能力供養更多的孩子,甚至是他們自己的時候,朝廷可能就需要花更大的氣力,各種各樣的學堂,這是不可避免的。”

  中愈喝了口茶,潤了潤嗓子又繼續說道。

  “陛下,孔聖人為什麼會成為後世敬仰的大聖人,主要一個原因就是他因材施教,所以才會被後人稱為萬世師表。

  如今陛下要是能做到這一步的話,最先感謝您的恐怕,就是孔聖人家族呢?”

  孔聖人是先賢,具體的大家也不會過多的去評價,老百姓們也不會對他有太多的敬意。

  反而是那些儒生會對于孔聖人的尊敬會多一些。

  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确确實實是當年孔聖人提出來的,隻不過這麼長久以來并沒有誰能夠做到。

  朝廷也沒有能力去供養這麼多的讀書人。

  所以對于人才的選拔,對于那些讀書人來說,還是挺缺乏的。

  所以中愈現在提出來的意見,确确實實挺好的。

  “這麼說,當時你想建立皇家軍事學院,讓朕來當校長也是一定要做到了。”

  建文皇帝朱允文看中愈,越說越起勁,嘴裡時時刻刻都惦記着他的學校,惦記着教書育人,雖然現在做起來還有難度,但是至少他能将這件事情,完完整整的講給他聽。

  “陛下,如果您真的願意軍事學校,這件事情還是盡快做吧,之前您擔心學校教出來的将領,在一個人的領導下,可能會出現什麼問題,但是如果由您來擔任學校的校長,那麼所有的人都将是您的學生,那些将領們尊師重道自然會考慮到這些事情的。除此之外,朝廷的文官們在這件事情上也會放松的,畢竟他們盯着的是害怕武将掌握更多的權利。有危害到大明江山的可能,但是如果那些将領都是出于陛下的教導之下,自然會忠心耿耿的。”

  中愈對于這件事情說的很是清楚,建文皇帝,聽着他的理由,心裡也很是舒坦,畢竟這麼久以來他一直都在考慮這件事情,當初,中愈提到的時候他的心裡也是一陣一棟,以後的日子裡經常想念起這個念頭,甚至還隐隐的打算,在學堂開學之後親自為那些學員們講課。

  這樣的事情對于他來說還算是比較簡單,當然還需要一些手腕當年太祖高皇帝所做的事情,他做不到,現在他隻能從另外一方面為自己為大明江山獲得一個更為厲害的保障。

  現在他能做到這些不代表以後他做到,所以朝廷對于這件事情還是很看重的,他必須把這件事情想個合理的方法做出來,中愈提出來的這個建議,恰恰合了他的胃口,所以他覺得也許用不了多久,這件事情就可以完完全全的實施起來。

  “這件事情由你去操辦吧,如果缺銀子,内帑可以出一部分,不過朝廷那邊,還是要打好招呼大臣門,肯定會有一些想法的。”

  “這個是自然的,臣必當盡心竭力。會在這件事情上一一做準備,也會為陛下挑選一些得力的助手,到時候讓陛下親自審查他們,能否有那樣的能力做好這件事情。”

  “這樣最好,反正你現在有的想法都可以拿出來。之前你說的那些事情,這也都要你,要有具體的方法,具體的解決措施,讓朝廷的重臣能答應,朕會給你最大的支持,但是最後能不能做成,還需要你的努力。”

  建文皇帝朱允文這樣對中愈說到作為皇帝,他能說出這樣的話,已經是很了不得了,這算是一個承諾。

  放眼看去,曆朝曆代的帝王沒有哪一個做到這個地步,畢竟他們都需要在衆臣面前表現的高高在上,那樣才能彰顯出皇權的重要性,才能彰顯他們高高在上的特性,可是皇帝朱允文卻在這一刻相遇,展現了一個承諾。

  這個承諾說中不重,說輕不輕,但是卻表明了一種态度,那就是此時此刻他是相信方中愈的,不管方中愈做了什麼,說了什麼他都選擇了支持,因為他相信中愈收着大明朝廷是為了他好。

  平叛戰争已經結束了,建文皇帝朱允文知道這件事情的重要性,燕王朱棣就要被押解進京了,前線傳來的消息,也已經到達了宮中。

  鐵弦大人押解着燕王朱棣進京。

  在靠近京師的地方,他們也選擇了秘密進入,錦衣衛這邊已經派人過去看管了。

  “臣方中愈叩謝陛下天恩。陛下,之前臣所說的這一切還希望陛下能夠多加思索,臣一個人的力量有限,在這之後的日子才會為陛下謀得更多的忠臣良臣,為陛下做這些事情,還望陛下應允。”

  衆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方中愈還是知曉的,他可不相信自己能夠憑借一己之力,将這麼多的事情做好,再加上他一個人的力量,實在是有限,還得靠其他人幫忙,把這些事情做好。

  但是說到政治遠見,他的幕僚團隊中,這些人的力量還太過弱小,所以他還打算在朝臣和一部分學子中尋求更有力的夥伴。

  并不是說他要抛棄之前為他做事的那些人,隻是因為力量太過弱小,他們也許能夠做實事,但是政治遠見大局觀還是比較差的,畢竟他們沒有經曆過那樣的過程,所以有一些确實在事情他們是做不到的。

  “好了,中愈不要跟朕這樣客氣了你好好把事情做好才是正道的。太子之前一直念叨着你,有時間過去看看太子吧,你這個東宮行走,可是一堂課都沒有交過。太子之前一直都念着你的故事,你那個故事該怎麼寫,抓緊時間寫吧,想必外面還有很多人要看呢。不要辜負了朕和太子的一片期望。”

  建文皇帝朱允炆,看着中愈都有一些抓狂。

  中愈摸了摸自己的後腦勺,有些尴尬,他也沒有想到自己随随便便寫的那個故事就成了現在這個狀況。

  隻能答應下來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