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重生明末當皇帝

第268章 :移民進行時

重生明末當皇帝 夏烽原 5744 2024-01-31 01:13

  北島也就是庫頁島,大明對這個島嶼還是比較熟悉的,此前庫頁島就屬于奴兒幹都司的管轄範圍,在元代滅亡之後,明王朝征服了島上的苦兀人,并且在島上修建了永甯寺。

  因為此前遼東戰敗,明王朝也對島上的苦兀人失去了控制。

  當海軍首批一個營的海軍陸戰隊登陸庫頁島,島上的苦兀人得知明軍重返,頓時就躁動了起來,并且對明軍發動了襲擊,試圖将明軍趕走。

  島上的信息比較閉塞,明王朝擊敗後金的消息還沒有傳到島上,否則這些苦兀人哪有膽子對明軍發動襲擊。

  很快苦兀人就吃了大苦頭,登陸到庫頁島南部的海軍陸戰隊如同砍瓜切菜一般就把這些苦兀人給砍了。

  如今不是宋代那個時候,宋代的庫頁島有金國人往來,島上的土著還有點軍事實力。但如今島上的土著,卻是非常落後的,武器裝備垃圾得很,連鐵器都非常稀缺。對上這些全副武裝的明軍,自然是被砍瓜切菜的料。

  一個營不到五百的明軍,就把數千人的土著殺得大敗。營長李建松幹脆也不探索了,還探索個屁啊!直接攆着島上的土著打,一邊打一邊抓。抓到一個是一個,全部帶回去調教成包身工。

  等島上的土著都被消滅了,移民就能很好的開展了,不需要提防與土著産生什麼矛盾。

  島上數萬名土著,在接下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就被李建松帶領的這個營消滅了将近一半。剩下的一半則被趕到北部去了。

  同時還抓捕了數千名男女土著。一個個都被轉移到南島的集中營去了。

  對李建松很快就獲得了嘉獎。手下的每個士兵都記了軍功。

  庫頁島上面的資源是非常豐富的,水資源和森林資源以及漁業資源都極為豐富,耕地發面也還不錯,南部和中部有沿海平原地帶,開墾個五六百萬畝耕地也不成問題。

  島上的湖泊河流有六千多個,所以水資源和漁業資源非常豐富。森林資源自然也不用說了,到處都是樹木。

  北部地區比較寒冷,暫時沒有開發的意思。不過南部中部地區卻是非常容易開發的地區。

  島上最重要的資源。還是石油和天然氣,不過目前不太好開發。

  從開春起,朱由校就在不斷的往鎮東省移民,往鎮東省移民的最大好處就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周圍威脅。

  蒙古人顯然不可能騷擾到鎮東省,畢竟蒙古人沒有船,他們的羊皮筏子過不了海。最大的威脅還是小日本,誰知道哪天小日本會不會看到大明往鎮東省大量移民之後開始眼紅。

  不過小日本倒是很好對付,小日本航海技術比較爛。陸軍就更不用怕了,他們沒有遊牧民族的機動性,在明王朝的火器部隊面前就是撲街貨。所以隻要解決了鎮東省上面的土著。移民可以很順利的展開。

  而且海路運輸方便,移民起來也不困難。

  大明百姓對于朝廷又新增一省。都感覺比較振奮,朱由校登基以來,威望也越來越高了。

  畢竟滅了後金,還開辟了台灣省和鎮東省。

  不過也把傳統的利益階級給得罪得越來越深了,好在朱由校手上有軍權,還鎮得住場面。

  盡管往鎮東省移民正在進行,不過往遼東移民才是重頭戲。隻不過往遼東移民不分土地。

  遼東平原上的土地,基本上都變成了農業公司經營,需要大量的工人。

  這種農業公司模式的好處在于将風險轉嫁到企業身上,而工人待遇在官方的規定下也有保障,這樣可以讓各省生活艱難的百姓,獲得一個穩定的收入,讓他們可以活得下去。

  當然如果說要讓他們都分享到土地紅利,朝廷又不是開福利院的,對于那些能勞動的百姓,自然不可能沒有付出就給他們太大的回報。而且這年頭生産力就這麼高,朝廷也不可能打腫臉充胖子。畢竟移民到遼東沒什麼風險,什麼東西都安排妥當了,自然回報性也比較低,但卻能讓百姓安心過日子。

  要獲得土地實際上也很簡單,遼東以北的松嫩平原、三江平原都還沒有發開出來。這些移民到遼東的百姓如果想要土地,可以自己去北邊墾荒,不過成本和風險就是自己承擔了,朝廷隻提供武力上的保護,劃分出可以墾荒的區域。并且提供一些貸款支持,讓他們把土地開墾出來并可以耕種。如果土地開墾出來之後還不起錢,銀行收走土地。如果貸款拿到手沒有把土地開墾出來,把錢挪用去賭博什麼了,那就去吃官司呗!

  每一戶最多可以開墾出五百畝土地,因為維度比較靠北,以及小冰河時代更加寒冷的問題,所以這些北部的土地一年之中作物可以生長的周期比較短,隻能種植一些大豆之類的作物,所以五百畝的耕地才夠一戶人家的收入比較不錯。

  總的來說,就是移民風險越大,回報越大。就算是移民到回報性不是太大的遼東,也能讓那些掙紮在溫飽線上的百姓實現溫飽。如果想要有更大的事業和出息,可以自己做點買賣,或者到更北部的地區開荒。

  朱由校計劃在今年之内最少移民三百萬農業人口到遼東去,而基礎建設等方面需要的工人可以不采取移民的方式,直接招募工人去做工,工期結束了再返回關内。

  三百萬農業人口,大體上可以滿足遼東地區的農業生産所需的勞動力。農業一旦起來了,商業、工業等等活動自然而然也就出現了。

  朱由校把遼河平原當成了一個重要的商品糧生産基地,所以移民速度要快,盡快恢複遼河平原的農業生産。以緩解越來越嚴重的天災頻發造成農業減産的問題。

  農業人口并不是越多越好。一旦人過多了。人均資源減少了,抗災能力就很差。誰知道遼東接下來會不會發生什麼農業災害。

  此時遼東的土地大部分都是由農業公司生産,企業家自然是能少用人就少用人,從而降低生産成本,因此就不會導緻農業人口過多,大大增強抗災能力的同時還能最大化的産出更多的商品糧。

  而且風險在那些農業公司頭上,移民過去的農業人口隻是拿工錢做事,就算是碰上了什麼天災。也對這些農業人口影響不大。畢竟他們有工錢,隻要做好市場糧食調配,不讓糧價暴漲就沒問題。

  傳統的小農經濟就不同了,風險基本上都是自己承擔,而且農村經濟的貨币量不多,一旦碰上天災很可能就是賣兒賣女。

  等這些工人賺到了一些錢,自己有一定的抗災能力,就可以考慮自己到更北部的地區開荒。

  而現在剛移民過去的百姓,基本上都是掙紮在溫飽線上的,這個時候讓他們去開荒顯然不太靠譜。

  大規模的移民在開春之後就在進行。各地官府招收了不少願意移民的流民。在北方各省各州縣開始按照内閣的指示,大量的排查戶籍。發現流民就是兩個選擇。要麼上戶籍交稅,要麼移民到遼東去。

  那些有戶籍,日子過不好的百姓也都可以參加移民。

  願意移民的家庭,車馬費和沿途的夥食朝廷都給承擔了。這絕對是一個不小的支出,不過為了盡快恢複遼東的農業生産,朱由校也是拼了,而且還讓内閣組建組建專門的移民小組負責這些事情。

  北直隸的資本則在天啟四年大量砸進了遼東。

  誰都看得出來,投資遼東有豐厚的回報。因為戰争勝利之後,獲得了大量的優質資源。

  皇家資本在砸錢,民間資本也在砸錢,因而催生了大量的銀行貸款。其中皇家财團是貸款的主力,民間資本同樣也在大量貸款。

  一些精明的商人發現,靠自己那有限的資本,很難快速将規模做大。但是通過貸款,卻可以直接産生規模效益。雖然存在風險,但回報也是比較大的。

  很多不到萬不得已不願意向銀行借錢的商人,已經被拉慢了發展速度,被那些願意冒險的商人搶占了發展空間。

  其中有一些行業貸款特别容易,那就是農業公司和海運公司。

  因為貸款之後銀行對資金的去向是有監管的,所以發放貸款的時候都要确定資金的用途。其他行業貸款并不一定能批下來,可是農業公司和海運公司的貸款卻是很容易下來。

  而且農業公司抵押的土地,以及海運公司抵押的商船,貸款量都達到其抵押資産的80%,而其他行業普遍都是60%。

  這樣的貸款模式,顯然可以催生出‘船王模式’,即抵押一些土地、房産等等資産獲得第一筆貸款,然後購入一艘船隻。接着再把這艘船隻抵押給銀行,再用貸款購買第二艘船隻,然後再抵押貸款、再購買船隻……如此不斷循環之下,那麼一個商人手上的船隻就會越來越多。

  如果經濟景氣,船運公司盈利良好,銀行又願意不斷放出貸款,那麼這個商人最終就會發展成為擁有大量船隻的船王,并慢慢還清貸款。當貸款還清之後,那些船隻就成了該商人的淨資産。

  這種船王模式也沒什麼不好的,隻看官方要往哪個行業引導。就算是這些‘船王’破産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因為船隻還在。通過這種引導,官方得到想要的船隻等東西。

  一般情況下,就算是這些商人經營的船運公司盈利良好,但也很可能獲破産。因為銀行如果突然不放款出來,一時之間又籌不到錢還款,那麼銀行就會收走資産進行拍賣清算。

  清算過後如果資不抵債就淨身出戶,收走所有資産。如果資能抵債,銀行則會把多出來的錢還給商人。

  但是這之後,資産就轉移了,這些資産就變成了銀行的資産。

  皇家銀行是皇家财團的核心。銀行獲得那些資産就相當于是皇家财團獲得了那些資産。

  這就是資産收割。

  就像是種莊稼一樣。先大量放貸出去。讓某一行業快速發展,發展起來之後再進行收割。

  那麼商人就一定傻麼?

  民間商人自然也不傻,但你不做别人會做,總有一些商人願意出來當這個‘船王’,總有一些商人願意搏一搏,大不了最後宣告破産。這些商人盡管普遍資本實力都不強,但并不意味着他們的經營能力就差。

  朱由校此時已經晚上了破産的制度,隻要這些商人沒有把貸款挪用到私人揮霍。或者進行資産轉移,那麼破産之後是不用被追究刑事責任的。

  而且這些商人在銀行收縮放款之前,還可以進行收縮,出售掉大量資産以回籠資金,自然也就能度過危機。

  所以真正能屹立不倒的商人,除了要有底線,不做違法的事情,避免肥了之後被官方清算。還要有敏銳的嗅覺,但放貸政策寬松的時候意味着市場将會繁榮,這個時候要做的就是大量向銀行申請貸款。然後迅速進行擴張。當銀行要收縮放貸的時候馬上進行收縮,抛售大量資産。這樣才能屹立不倒。而且收縮之間便獲取了豐厚的利益回報。

  向市場放貸的銀行就像是狼,而民間商人就像是羊。狼隻會吃掉那些反應遲鈍、奔跑緩慢的羊,卻不會吃掉那些反應迅速、跑得快的羊。

  皇家銀行得出現,顯然改變了傳統的商業模式。大明那些跟不上時代的商人,都将會被被逐漸淘汰。

  一次次淘汰過後,剩下的民資商人都是嗅覺敏銳、投資果斷的群體。這些群體對國家也是有利的,因為他們能夠很有效率的組織生産,是确保經濟增長速度的保障。隻要國家想要發展哪個行業,政策一出來,他們馬上就嗷嗷叫的跑到銀行去借貸,然後迅速沖進市場,組織發展國家想要的行業。

  那些願意貸款的商人,一部分會因為反應慢、貪吃而被财團吞掉,一部分會生存下來。

  而那些不願意向銀行借貸的商人,随着财團不斷壟斷各個暴利行業,他們将失去财富的暴利增長點,而他們的資本增長也将變得非常緩慢,最終随着時間的推移,從高收入跌入中收入水平,然後又從中收入跌入普通收入水平。

  所以銀行并不需要害怕錢貸不出去,盡管目前來看願意貸款的商人還不是那麼多,但那些聰明的民間商人必然會很快認清楚局勢,不聰明則被淘汰。最後銀行貸款,将會變得非常受歡迎,甚至是求着銀行放貸。

  就像是後世的中國,九十年代初還是銀行求着個人貸款,人們還不太願意。而随着資本的不斷發展,反倒是個人求着銀行要貸款,銀行還不一定批。

  農業公司如今自然是願意大量借款的,一來是有巨大的市場需求,例如長江中下遊,以及福建、廣東等省份的商業發達地區,有大量的城鎮需要商品糧輸入,而且糧價并不低。

  二來是運輸工具的改善,随着海運的快速發展,以及重型馬車的發展和大量應用,運輸成本大大降低。

  三是生産工具的改良,皇家機械制造廠不僅制造出了手搖式收割機,還在面粉加工等方面的機械上取得了突破,制造出了一批水力機械。從播種到收割,再到糧食加工,成本都在随着各種工具的出現而降低了。

  四是用工成本比較低,每個月3到4元的用工成本真心算不上高,甚至是非常低。普通百姓溫飽是足夠了,但要算日子很好過倒也算不上。

  北直隸的工錢上不去,主要是因為大量其他省份的勞動力輸入導緻的。這一定程度上也符合朱由校的需求,他要先解決百姓的溫飽問題,而且并不是隻解決北直隸百姓的溫飽。

  在這些條件下,農業公司的盈利是可以計算出來的,即便是交了稅,也能産生不小的盈利水準。

  投資回報能看得見,民間商人組建的農業公司當中,已經有不少開始向銀行大量借貸了。

  除了到遼東購買土地,一些農業公司已經早早的就盯上了更北部的土地。生産兵團剛過去,他們就向官府申請圈地了。

  有農業公司願意到更北部去開荒,官府自然是求之不得。不過開荒的人手得這些農業公司自己解決。

  那些農業公司自然也有辦法,因為明軍在不斷向北掃蕩,在這一過程中抓捕了大量的奴隸。

  人手不夠可以買奴隸嘛!戴上鐐铐,就當大牲口養着,再招些工人去墾荒就行。

  更北部地區的那些蠻夷還是很好奴役的,他們不像印第安人那樣難以駕馭。印第安人盡管看上去很原始,但他們實際上是有一定文化的,他們的文化和中國上古時期的道家文化有些類似。所以印第安人盡管原始,卻能戰勝死亡的恐懼,在被人奴役的時候産生動刀子的勇氣。

  而此時東北地區的蠻夷部落,那些蠻夷土著顯然并不能完全戰勝死亡的恐懼,被明軍抓到了之後,在皮鞭之下大部分還是不敢反抗的,戴上鐐铐自然是防止逃跑。盡管剛抓來的還有些不聽話,需要用皮鞭,不過隻要馴化個幾代下去,就是很溫順的包身工了,到時候就不需要天天帶着鐐铐,也不需要整天拿着皮鞭去監工了。(未完待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