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旭、趙雲聽到趙煌的話,全都驚駭無比。
三千精銳騎兵,那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要知道,騎兵的造價可是昂貴無比。每一匹戰馬都要經過嚴格的訓練,光是三千匹合格的戰馬,都是一筆天大的财富。
精銳騎兵,不光是有戰馬就行,還要有三千個上過戰場,弓馬娴熟的騎士才行。
有時候,一個精銳騎兵,甚至比一匹戰馬都寶貴。
陳旭帳下的黃巾軍騎兵,從南到北轉戰千裡,大小戰事經曆無數,才成為合格的騎兵。
現在由于陳旭擴建了以前騎兵,再加上剔除了一些年齡偏大的黃巾軍騎士,安插進來了很多比較年輕的黃巾士卒。
曾經的三千精銳黃巾騎兵,雖然變成了四千人,但是他們的戰鬥力,卻不升反降。
若是不經曆長久的戰事,在皿與火中磨練,就不配稱為精銳騎兵。
由此可見,三千精銳騎兵對于陳旭等人的震撼有多大!
感受到陳旭似乎有些不信任自己,趙煌挺了挺身子,目視陳旭,說道:“我隻問将軍,若是我能帶來三千精銳騎兵,将軍可敢帶領帳下黃巾騎兵,北上與鮮卑決一死戰?”
陳旭定定的望着趙煌,看到他不似在說謊,就回答道:“若是子亮果真能夠帶來三千精銳騎兵,并且讓他們聽從我的号令,那麼我必定會帶領帳下騎兵,北上攻打胡人。”
趙煌沒有滿口答應,反而說道:“将軍的名聲我早就聽說過,深知将軍愛護帳下士卒,并且用兵如神。”
“但是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若是想要這三千精銳騎兵歸心,還要看将軍自己。”
陳旭皺眉說道:“若是他們不聽從調遣,我如何能夠如臂指揮,而後與胡人交戰?”
下意識的,陳旭就相信了此人,認為他果真能夠帶來三千騎兵精銳。雖然在陳旭看來,這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
“将軍放心,若是将軍果真把他們當做手足,果真帶着衆人北上攻打鮮卑,他們絕對會對将軍言聽計從。”
點了點頭,陳旭保證道:“凡是我帳下士卒,我必定待其如手足。”
“現在子亮可以告訴我,你能從哪裡召來三千精銳騎兵了麼?”
聽到陳旭的保證,趙煌也不再猶豫:“将軍可知熹平六年,大漢與鮮卑的那場戰争?”
陳旭聞言一怔,道:“我隻知大漢派出将近四萬精銳騎兵,分三路出兵讨伐鮮卑,出塞千餘裡。結果漢軍大敗,損失兵馬十之七八。”
趙煌臉上露出悲傷的神色,說道:“不是将近四萬,而是四萬五千大漢精銳騎兵。”
“還有,這些大漢精銳騎兵,不是敗在了鮮卑人的手上,而是敗給了那三個愚蠢統帥。”
說到這裡,趙煌的臉色有些猙獰。
“西羌叛亂由來已久,在大漢與羌人交戰的過程中,‘涼州三明’橫空出世。他們分别是皇甫規皇甫威明,張奂張然明,段熲段紀明。”
“他們三人都是涼州人人氏,屢次大敗羌人,威震西涼。再加上三人的表字中間都有一個‘明’字,這才被人們合稱為‘涼州三明’。”
說到這三個大漢名将的時候,趙煌的臉上露出了敬重的神色。
而後,他用奇異的眼神望着陳旭,說道:“而被将軍斬殺的皇甫嵩,正是皇甫規将軍的侄兒。”
聽到趙煌的話,陳旭沒有說話,隻是細細聆聽着。
“三位将軍之所以能夠成就如此威名,不僅靠着他們高超的統帥能力,還因為他們帳下有一些骁勇善戰的将官。”
“而夏育與田晏,便是段熲将軍帳下的兩員虎将。”
“這兩人在與羌人作戰的過程中,立下了很多功勞。于是就開始恃寵生嬌,觸犯律法,結果被天子降罪。”
“正好當時鮮卑在檀石槐的帶領之下,屢屢侵犯幽、并涼州。”
“兩人為了将功折罪,就聯合起來賄賂當時的大宦官王甫,撺掇陛下向鮮卑開戰。”
毫無疑問,當時的漢靈帝年輕氣盛,他雖然荒唐,卻也渴望能夠開疆拓土,在曆史上留下名号。
所以漢靈帝就在熹平六年四月,封夏育為烏丸校尉,封田晏為破鮮卑中郎将,封臧旻為匈奴中郎将。讓他們每人率領一萬五千大漢精銳騎兵,分三路攻打鮮卑。
可以說,當時已經被檀石槐統一的鮮卑,絕對是個極其強大的對手。哪怕比起漢武帝時的匈奴,雖然有些差距,卻也相差不遠。
漢靈帝不聽滿朝文武的勸谏,在沒有詳細規劃、在并不了解鮮卑強大的情況之下,就執意派兵出征。
再加上夏育、田晏為了将功贖罪,更是輕兵冒進,這才使得大漢有此敗仗。
至于臧旻,他雖然曾經平定過會稽人許昭的叛亂,但是本身對于兵事卻并不是十分通曉。那場隻有幾萬人的叛亂,他就花費了三年時間才徹底平定。
再加上南方的地形與敵人,與北方胡人沒有絲毫相同之處。所以朝廷派他統領一撥人馬,更是一個天大的錯誤。
四萬五千的大漢精銳,由兩個輕兵冒進,想要将功贖罪的将領統帥;再加上另外一個,絲毫不通曉北方戰法的臧旻統帥。
這場北擊鮮卑的巨大軍事行動,還未曾開始的時候,就已經注定了結局。
那場戰事,以官兵的慘敗而告終。三個官兵統帥撇棄自己的手下,每人帶着十幾個人,凄凄慘慘逃了回來。
其餘的官兵,要麼戰死沙場,要沒被鮮卑俘虜,要麼流竄到各個地方。
夏育三人大敗之後,回到京城生怕性命不保,就散盡家财賄賂宦官。三人還把兵敗的責任推到士卒們身上,說他們抗命不遵,畏戰如虎,這才有此大敗。
毫無疑問,聽聞官兵大敗消息以後,滿懷着開疆拓土,名留青史的漢靈帝,暴怒無比。
他當時就要斬殺夏育三人,但是禁不住貼身宦官苦苦相勸,這才将三人貶為庶人。
為了發洩心中的憤怒,漢靈帝還降下聖旨,将那些僥幸逃得性命的官兵統統處死。
四萬五千官兵雖然戰死很多,但是仍然有五千多人逃出鮮卑。他們九死一生回到國中,得到的不是安慰,而是屠刀。
有三百多人被官府捉住,砍掉了腦袋。其餘逃得性命的官兵,聽聞這個消息以後,對于夏育三人更是恨之入骨。
漢靈帝如此憤怒,并非小題大做。
自從漢武帝北逐匈奴以後,雖然胡人時常叛亂,但是大漢的強大已經深入這些人的心中。
可是這場北伐的失敗,卻讓漢室顔面盡失。所以聽從了夏育三人的讒言以後,漢靈帝才要斬殺那些北,擊鮮卑的大漢幸存官兵。
漢靈帝果真愚蠢的認為,是這些官兵不聽号令,畏戰不前嗎?絕對不是!
可以說,從他一開始下令北伐,就已經犯下了巨大的錯誤。
但是這個黑鍋,卻不能扣在他自己的身上。所以那些北擊鮮卑,僥幸逃得性命的大漢官兵,就成了替罪羔羊。
趙煌咬牙切齒的高聲罵道:“若非那三個狗賊胡亂指揮,在不通曉敵人虛實的情況之下,就貿然出兵,官兵又怎麼可能在沙漠之中行走幾日,變得人困馬乏?”
“饒是如此,被鮮卑人伏擊的官兵,仍然爆發了強大的戰鬥力,使得鮮卑損失慘重。”
“甚至就連鮮卑可汗檀石槐,也被官兵的一員副将擊傷,險些戰死沙場。”
他冷笑了幾聲,繼續說道:“若非如此,正值壯年的檀石槐,又怎會在幾年過後就身體不支,一命嗚呼?”
聽到趙煌的話,陳旭與趙雲都感覺不可思議。
他們未曾想到,幾年前的那場戰事,居然還有這麼多的隐情。
陳旭聯系自己知道的情報,就可以推測出此人并沒有說謊。
檀石槐當時統一鮮卑,再加上擊敗四萬五千大漢精銳。
在如此風光的狀況下,他居然沒有攜大勝之聲威,帥兵南下。反而龜縮在彈汗山,三年多以後,就死去了。
若非在那場戰争中他受了重傷,野心勃勃的檀石槐,絕對不會安安靜靜的待在彈汗山,一直到他死去。
沒有理會陳旭兩人的想法,趙煌繼續說道:“那些官兵浴皿疆場,奮死拼殺,他們得到的不是榮譽,反而是殺戮與罵名。”
說到這裡,他抹了一把眼淚:“因為那三個狗賊的誣陷,五千多幸存的官兵,這些大漢的功臣,就成了帝國的通緝犯。”
“他們為了證明自己,隻能落草為寇,每年都要進入鮮卑境内,斬殺鮮卑人。”
“他們沒有别的想法,隻希望讓大漢的百姓們知道,他們不是懦夫,更不是逃兵,而是大漢的精銳。”
“就這樣,整整九年的時間,不知有多少被通緝的官兵,戰死在異國他鄉。”
“但是他們的子孫後代,卻繼承了祖先的遺志。他們仍然在北方的大草原上,在一望無垠的沙漠之間,用鮮卑人的鮮皿,證實着自己。”
趙煌咆哮着:“但是直到現在,大漢仍舊沒有原諒我們。我的父親與袍澤,仍然背負着懦夫罵名!”
說到這裡,趙煌的眼淚忍不住掉了下來。
陳旭、趙雲對視一眼,對于這些官兵,他們都是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