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 212章 應允國師之位
真是隻要有這小祖宗的地方,肯定就沒好事。
上次被這小祖宗打的地方還未好,如今看這眼神,看來跟自己又脫不了關系。
不過想到自己并未貪任何救災糧,心下未免也松了口氣。
“哦,朕若是記得沒錯王大人早就在一月之前監督到位,這才回的京。”
“皇伯伯,昨日臣女帶着丫鬟回去探親那邊因為雪災可謂是民不聊生,臣女不知這天子腳下為何還會有如此之多的難民?”
皇帝被蘇沐瑤這話直接問住了,他不是一直在派人去救災嗎?
這小奶團至于說話如此難聽嗎?他也想讓百姓安居樂業好吧。
“小郡主,這是何意?是怪朕治理不當”。
皇上雖是沉下了語氣,但并未真的生氣,他也知道蘇沐瑤自然是為了百姓着想,小小年紀就心懷天下。
隻是到底年紀尚淺說話做事不留餘地,自己堂堂一國之君一點顔面都不給。
還好自己是個明君但凡是個暴君,這小奶團不知道要被殺多少回。
蘇沐瑤哪裡不知自己身為臣女,不該如此咄咄相逼。
可大王朝的皇帝生性懦弱,要不是這個皇帝明事理,知道無論怎樣都不會治自己的罪,自己又怎會去操心?
“皇伯伯,瑤瑤可不是有怪罪您之意,隻是有些人表面一套,背地裡又是另外一副嘴臉。
皇伯伯您心系天下百姓,這一有天災立刻就派人捐糧捐銀。”
皇帝被蘇沐瑤這小嘴巴巴說的甚是滿意。
就聽蘇沐瑤繼續道:“可總有些人隻是表面功夫,随便應付一下便草草了事。”
說完給了帶過來的其中男子,一個眼神。
那男子就開始緩緩道來說起南洲官員是怎麼貪救災糧,以及官差王大人過去後隻知享樂并未徹查。
王大人聽到這已是滿頭大汗,連忙跪下請罪。
“臣不知當地官員竟敢如此大膽,臣也是照例行事,根本不知臣走後他們居然敢這樣”。
坐在高處的皇帝直接眯着眼,望着王大人。
“你是真不知還是有意包庇,又或者是收了什麼好處?”
王大人急得連連磕頭“皇上臣對天發誓臣對皇上絕無二心臣從未做過有意包庇,又或者是貪末官銀。”
皇帝沉着臉:“沒有最好,若是讓朕查出,你應當知道這後果。
但無論如何你還是有失察之過,降官一級。
另外傳令下去南州所有官員全部押往京城聽候處決,你們誰願意前去南洲赈災安撫難民”。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默不作聲。
他們哪裡不知如今這境況?先不說沒銀沒糧,這大老遠的過去又能做些什麼?
皇帝看着這一群跟鹌鹑似的大臣們,歎了口氣。
大王朝可用之人真是少之又少,所有人還沒個小奶團有魄力。
蘇沐瑤看到這一幕聳聳肩,心裡瘋狂吐槽以前看電視劇不都是皇上有什麼吩咐,底下的人都搶着去做嗎?
還有那些皇子不都會極力的表現自己的能力,怎麼輪到她穿越的這個古代就是如此一副場景。
想着自己空間裡那些糧食歎了口氣,終歸還是得靠自己呀。
皇上也看見蘇沐瑤歎氣的樣子,突然眼睛一亮。
“小郡主可願為朕跑這一趟?若是願意有什麼要求你盡管提。”
被點到名的蘇沐瑤向前走了一步,望着低頭做鹌鹑樣的大臣們清了清嗓子,開口道:“真不知皇上養你們這些大臣有何用?人家都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真不知道你們這些大臣拿着如此高的俸祿,每日都在做些什麼,可有真的關心過大王朝百姓真正需要什麼?”
所有人都沒吭聲,今日三大元老和國公都不在。
他們這些大臣沒有一個能頂用的。
蘇沐瑤想到既然點名想讓自己去,那這一趟自己去就是了。
“皇伯伯臣女願意去這一趟,隻是臣女不過是小小郡主人微言輕,若是遇到些什麼大官故意為難臣女也隻有吃虧的份。”
說完這話眨着自己那無辜的眼神,望着皇帝,就差說你該給我把地位再提提。
皇帝聽完噗嗤一聲,笑出了聲:“就你這性子,再加上朕給你的那金蛇鞭别說是普通的大臣就算是王侯将相,朕看你還是照打不誤”。
這話一出底下的徐大人,那可謂是頻頻點頭。
這小祖宗哪裡會是個吃虧的主,别人官比他大個幾級她照打不誤,如今還想讓皇帝再給她提提。
這再提提怕是連皇帝都照打不誤。
“既是大王朝的小福星,又怎能隻是區區的小郡主呢?
你此次帶人去赈災,若是辦的好回來朕封你為國師,你看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所有大臣齊刷刷的跪倒在地“還望皇上三思”。
蘇沐瑤這時眨巴着眼看着這些人,封個國師這些人有必要這麼惶恐嗎?
突然轉念一想才想起小夏之前說過,這國師的地位僅次于皇帝之下。
而且在皇帝和大臣們意見不同之時,國師可以自行決斷。
想到這,這老登未免誠意滿滿呀!
自己現在雖然隻是小小郡主,但有着皇帝賜的金蛇鞭即便是大臣惹到自己跟前照打不誤。
可若是自己的地位上去了,就不需要再靠着那小小的鞭子。
想到這直接點頭同意“皇伯伯,臣女定當不負期望。”
說完一蹦一跳的離開,絲毫不管還跪在地上的衆大臣。
在她心裡皇帝既然已經開口說出去了,這些大臣怎麼反對?關她何事?
蘇沐瑤走後這些大臣都如同炸了鍋似的,瘋狂勸着皇帝三思。
而皇帝也隻說君無戲言。
蘇沐瑤絲毫沒有要找皇帝要糧要錢的打算,既然皇帝已經給了偌大的官位。
自己也得付出點什麼,不然這位置可坐的不心安理得。
回去後跟爺奶彙報了一聲,要出門兩三月過年都不回來。
蘇老頭跟蘇老太雖然心中擔心不已,但也知道孫女大了要走的路也遠了。
不能再把小姑娘拴在跟前,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帶上蘇老三畢竟自己爹照顧,總要比外人照顧要放心的多。
蘇沐瑤很快就帶着大批人馬和糧食往南州而去。
……
短短一月消息就傳到了京城。
酒樓内。
“你們可聽說那小郡主真是厲害,帶着人幫百姓們蓋房子,我長這麼大都沒見過這樣赈災的連房子都給蓋”。
旁邊立刻有人附和道:“那可不是,朝廷能給一碗清粥就已是不錯,往年粥喝完還得照樣拖家帶口逃難去。
這賣兒賣女,餓死在路上的不知有何其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