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紅樓之老來子

第17章 少年英才得中舉

紅樓之老來子 斂愁黛 2613 2024-01-31 01:09

  一晃又是十年過去,自從那年在賈赦婚宴上,賈攸成功拜師蘇先生。

  這蘇先生,名士昭,字伯文,出生于江南世家,年紀輕輕就中了進士,可謂是少年得志,隻是他素來不愛官場虛浮,因此倒也沒有為官,隻是做個閑雲野鶴般的閑人逍遙度日罷了。

  好在蘇家底蘊深厚,曆代出仕者不在少數,偌大的蘇家也不缺他一個人出仕來支撐家族,加上他又是家中幼子,上面的兄長們都有出息,本不必承擔家族重任,又自小便得家中人祖母的寵愛,家人也不逼他,隻随他去了。

  蘇先生娶得是自小青梅竹馬的表妹梅氏,兩人情投意合,性情也相似,都不是那種愛慕名利的性格,成婚後夫妻二人四處遊山玩水,倒也是夫唱婦随。

  兩人都是才華橫溢之輩,每到一處都有遊記散文留下,文章自在風流,别有一番風骨,流傳出去,在士林中也是頗有名氣聲望。

  隻是時間長了,又有了孩子,這才想着安定下來,于是便到了京城,又收下了賈攸這個徒弟。

  不久之後,蘇先生倒是托任吏部侍郎的叔叔在翰林院謀了一個閑差,不為别的,隻為了裡面的那些藏書。

  之後他便在京中安下了家,也耐心教導起了自己的這個小弟子賈攸。

  賈攸本就是個極聰慧的,遇事總能舉一反三,又有蘇先生的循循善誘,費心教導,加上每逢休沐就有代善這個老狐狸把他帶在身邊親身教導,蘇先生本人也不是什麼迂腐方正的道德家。

  因此小小年紀的賈攸看着純良,其實内心裡倒是一肚子的壞水。隻是他生的好,平時又裝成一副翩翩君子的模樣,倒教許多不知内情的人都以為他是個“君子溫潤如玉”式的人物。

  此時,金陵府貢院外頭,正是人頭攢動,一群人團團圍在貢院門前,雖然面上都有些焦急神色,但到底還能克制住,靜默不語,安心等待。

  不久,貢院大門一開,從裡面魚龍而出一大幫差役,手中拿着紅榜漿糊等東西。

  人群中一下騷動起來,,那些差役從人群中擠出一條路來,雖有些不耐煩,但因為圍在身邊的不是那些考生的小厮便是考生本人,若是口氣不好得罪了将來的舉人老爺又或是舉人老爺的貼身小厮,那後果可不是他們這種底層的小差役能夠承擔的,他們最多也就是在那些底層百姓面前抖抖威風。

  一番推搡之後,差役們終于成功地将榜單貼了上去,立馬就有認字的人照着榜單上面的名字籍貫念了出來。

  一些貧寒士子,又或是一些小厮也開始四處張望起來,期翼能夠看到自己心中所想的名字。

  不遠處一間茶樓的二樓包房内,幾名士子面容鎮靜,臨窗而坐,其中一名青衣士子服的士子正在不疾不徐沖泡着,此時外頭的騷動正巧傳了進來,有人大喊一聲“放榜了。”

  那士子手一頓,停了下來,看着身邊的兩位好友,苦笑道:“還是心不靜啊!”

  旁邊坐着的是一位白衣士子,面如冠玉,目若朗星,顯得風度翩翩,他笑道:“阿琛你未免對自己要求太高了,這科舉大事,誰能夠不緊張呢?”

  “就是就是。”另一位士子探扇淺笑,活泛地贊同道。

  這名白衣男子便是我們的男主人公賈攸了,他在三年前就中了秀才,原本想要一鼓作氣,可被代善和蘇先生攔下,硬是壓了一壓,倒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磨了磨賈攸的性子,壓下了他少年得志的那股子浮躁之感。

  賈攸旁邊的兩名士子正是他的好友,那名青衣士子是江南程家之人,姓程名琛,表字安仁;而那名活潑些的則是蘇先生大哥的幼子,名季晟,字文瀾。

  這兩人都是賈攸的好友,程琛出身程家,和蘇家是世交,和蘇季晟自幼是一起長大的,兩人和賈攸是在當年蘇先生帶着當時年僅八歲的賈攸下江南回家時結識的,可謂是臭味相投,咳咳,是志趣相投。因而迅速成了好友。

  後賈攸回了京城,三人之間也一直有書信往來,不曾斷了聯系。

  此番三人一同參加舉人考試,因而三人便時常聚在一起,此次看榜自然也是一同。

  正當三人閑談之時,突然,賈攸的貼身小厮心硯跌跌撞撞地沖了進來,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道:“少爺大喜,少爺中了鄉試第一名解元。”

  賈攸聞言眼睛一亮,不自覺地露出一個微笑,說道:“不錯不錯,命人回京和老爺太太報喜了沒?”

  心硯笑道:“自然是不敢忘的。回京報信的剛接到消息就出發了。”

  賈攸滿意的點了點頭。

  這時又有程琛和蘇季晟的小厮進來報喜,原來兩人也中了,一個是第七名,一個是第十三名。

  整個金陵府應考考生數千人,他們三個好友一同上榜,又都是少年中舉,可謂是佳事美談一件。

  此時又有那些專門前來報喜讨個吉利的人吹吹打打上來,口若懸河,恭維祝福之詞滔滔不絕,他們就是專門在放榜之時靠報喜得些賞錢的,三人都是出身大家族,自然不會吝惜,又是件喜事,自然出手闊綽。喜得哪些人樂的合不攏嘴,吹捧的話都不帶重樣的。

  那茶樓的掌櫃更是喜不自禁,多好的事啊!三個好友一同中舉,就在自家茶樓的這間雅間裡,這真是個福地啊,以後還可以憑此招攬客源。

  果真,這間茶樓的雅座因為三人中舉的名頭倒是響亮了,後來那些前來看榜的士子為了讨個吉利或是口彩,紛紛定位,将這間雅間的價格硬生生炒上了好幾倍,那老闆憑借着這件雅間,倒是多賺了不少錢,内心對賈攸三人更是感激不已。

  三人中了舉人,之後的事家人自會派人前來料理。三人在金陵盤桓了十幾日,拜會了自己的座師,又參加了幾次同年們辦的文會,認識了幾個同年。

  相比其他人,他們三人的家世在此次鄉試之中是最好的,出現自然是更受追捧,雖然有人嫉恨他們少年得志有出身世家大族,但是更多的人是想要藉此攀附上去,有了同年的這個名頭,将來在外一說曾經和某某某是同年,相談甚歡,諸如此類,倒也是能夠扯起虎皮來當大旗。

  若是能夠在這三人的家人保舉之下出仕為官,那就再好不過了。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少年中舉的,此番中舉的許多舉人,大多都已經三十好幾了,有些甚至都已經當了爺爺,江南文峰昌盛,就是中了舉人又如何呢!許多人一輩子可能就止步于此了,畢竟自己歲數大了,要為兒孫們讓路了,若是和這三人結下好關系,自然是有益處的。

  君不見,就連此次主考官蔡大人對這三人都透露着一股子親熱勁嗎!

  諸番紛繁事了之後,三人便拜别,并相約來年京師會面,便歸家去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