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明末虎嘯

第一百五十四章 盔甲設計

明末虎嘯 遙遠之矢 2895 2024-01-31 01:12

  李嘯命令工匠們用自已造劍所用的共析調質鋼,按自已的要求打造一副與這個時代完全不同的铠甲。

  拿到李嘯的設計草圖,連最有經驗的打鐵師傅張銅柱亦吃驚不已。

  這盔甲的樣式,也太奇怪了一點吧?

  鐵匠熟知的明軍盔甲樣式,是明人王析紡纂的《三才圖會》所記載的那種,“分鐵皮紙三等其制甲身,上綴披膊,下屬吊腿,有面簾,雞頸,兜錾,錦繡緣缯,朱漆複之。。。。。。”

  而李嘯要他們打的這副盔甲,與明朝常見盔甲完全不同。可以說,從頭盔開始,便超乎了工匠們的想象。

  在明朝,将領們頭上所帶頭盔的典型樣式為八瓣或六瓣帽兒明盔,左右有側伸如鳳翅狀的護耳鐵片,頂端插有白翎毛或飾紅纓流蘇,普通士兵所用頭盔一般為生鐵所鑄,而将領一般為高碳熟鐵打制,以增加耐磨度與彈性,防止碎裂。

  在明初時,一副制作良好的将領盔甲可達五十斤重,防護效果相當良好。當然,到了明末,因為銀錢緊張,連将士們的盔甲也都開始偷工減料了。李嘯記得當日薩爾浒之戰,明将杜松,就是是因為頭戴的鐵盔已鏽蝕破損,被後金軍一隻流箭射穿頭盔直貫入腦,當場陣亡。

  連高級将領都如此,下面的軍兵盔甲質量可想而知了。

  李嘯所要求工匠們用共析調質鋼打制成均厚為3毫米的頭盔胚型。這個頭盔外看起來,造型頗為奇特,與當代頭盔的形式相去甚遠,倒更像個張副不大的铙钹,中間圓形部分戴在頭頂,周圍一圈約兩寸寬的帽檐。盔頂飾有鮮紅流纓,鋼盔下部用生牛皮帶在下巴處系牢。這種設計是李嘯從後世的寬邊旅行帽中得到的靈感,這樣的制作,增加了頭部的防護面積,平日又可摭陽防止太陽直接曬臉部與眼睛,當敵軍抛射箭矢來時。那張開的帽檐可以防護從天而降的箭矢,更好地保護臉部、頸子和肩膀。

  這種頭盔還有一種好處,就是在出征作戰時,可以反過來當一個小型飯鍋來用。這也是李嘯從後金軍處學來的,當時的後金軍每名士兵就常常身帶凍幹羊肉,在戰場上做飯不便時,就随意支起幾塊石頭架起頭盔來煮羊肉吃。據說後來八旗入關後,還根據這種做法,發明了老北京的特産之一。黃銅火鍋涮羊肉。

  李嘯保留了明盔的面簾與雞頸,以增加臉部與頸部的防護,這些地主用細小的1厘米大,2毫米的共析調質鋼片用結實牛皮繩仔細串成,與頭盔組合在一起,可靈活取下或裝上。

  李嘯所要求制作的兇甲,更與明代的披挂式铠甲完全不同。那是一種工匠們前所未見的兩片式的兇甲,用3毫米厚的共析調質鋼所制成。由精巧的倒鈎卡連,可自由拆開組合。這樣就不用從頭上套入這樣麻煩的穿着。後面那塊兇甲按人體工學設計,微呈圓弧形,可以順溜的貼在人背上,而前面的兇甲那塊呈略雞兇型,沿着人的兇椎骨部位隆起,這樣在被敵人兵器刺中時。就不是沿垂直方向的法線刺中,而是和法線有個夾角,容易讓敵人的兵器滑開,即使不滑開,也加大了破甲難度。

  這是李嘯模仿西班牙兇甲的樣式而制作。這樣的兇甲樣式在近戰中頗為有利。西班牙人在入侵美洲時,由于身穿這樣防護良好的兩片式雞兇铠甲,與印第安人在肉搏戰中,亦絲毫不落下風。

  對于剩下的周邊防護盔甲,象裲裆,披膊,抱膝等需要靈活活動的部位,李嘯采用的是大小為3厘米左右的共析調質鋼甲葉鱗片,以鋼釘與牛皮繩劄系在一起,在能有效防止攻擊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增加活動自由。

  在這些需要靈活運動的地方,李嘯保留了一些明代铠甲的設計,如在肩兇相接處,有鋼制饕餮吞肩相連,抱肚處有精鋼獸頭可吞銜腰帶,這樣的加固讓盔甲在作戰時列更不易散脫,也可以增加視覺美觀效果。下面有3厘米左右的共析調質鋼甲葉鱗片所制成,齊到膝前的腰挂,前後皆有,以增加腿部的防護。

  然後是護手部分,也是采用全鋼設計,2.毫米厚的共析調質鋼除包裹手腕外,另向前延伸到手背處,以最大限度保護手掌,這是李嘯借鑒後金擺牙喇兵铠甲的優點。

  最後是護腿和靴子部分,李嘯讓工匠們用3毫米厚的共析調質鋼一體制作,也是可拆裝的兩片式,這樣便可迅速地穿上,上陣或上馬皆是方便。

  而在這件盔甲裡面,則内襯厚實牛皮軟甲,以增加防護與穿着舒适度。

  五天後,李嘯自已先當了個模特,穿上了這件工匠們精心制作,細心打磨抛光的獨特盔甲。

  他頭戴飾有殷紅鮮豔流蘇的锃亮钹式鋼盔,身穿光可鑒人明光奕奕的兩片式全鋼兇甲,肩頭饕餮威風凜凜,腰上獸頭厲口獠牙,身披迎風而舞的紅綢披風,腰系飾有金制睚眦劍柄的共析調質鋼長劍,意氣豐發地站立一塊突出的岩石上,頓時,全軍将士都被同知大人英武雄壯豪氣逼人的英姿所震憾,所懾服。

  李嘯心下欣喜,穿在身上的這套盔甲,隻有大概二十斤重,比原來的那套精鐵甲胄輕便得多,但防護力則增加了幾個幾何級數不止。

  這種将領盔甲,李嘯決定給包括副甲長在内的将領,全部如此換裝。

  李嘯以這套将領盔甲為樣本,又設計了二種樣式,分别供橫行隊與普通槍盾兵穿着。

  考慮橫行隊更多的陷陣作戰與短兵相接,李嘯改進的樣式,很大一部分借鑒了歐洲中世紀的重型盔甲。橫行隊的盔甲設計全部改為6毫米厚的共析調質鋼,比将領盔甲的厚度增加了一倍!而面簾則換成4厘米厚的結實面甲,可覆蓋全臉,隻露出兩隻眼睛,與钹形頭盔可組合或拆開。在手部還增加了鎖子甲手套。裡面的内襯牛皮甲内,還有一層内墊共析精鋼片的棉甲。這番改進後的盔甲,讓橫行隊戰士更是從外觀上看去,便象是一隻威風凜凜讓人恐懼的機甲怪獸。

  普通槍盾兵的盔甲,則樣式如将領铠甲,隻不過去除制作煩瑣的饕餮與獸頭,全身盔甲全部改成上品高炭熟鐵制作,為增加防護,厚度從3毫米增加到4毫米。并且同樣内襯牛皮甲。

  對于火器部隊,李嘯決定,暫不到他們進行換裝,還是全部穿着原來的布甲樣式的鴛鴦戰襖,以便他們行動靈活。

  對于騎兵,李嘯決定護騎隊為最重型的部隊,全隊騎兵采用橫行隊的加厚铠甲樣式,用6毫米厚的共析調質鋼制作,除隊長外沒有饕餮與獸頭,隻不過面甲的眼睛露出部分要多些,便于觀察敵情。而同時,給馬匹制作用4毫米厚的上品高炭熟鐵,每塊3厘米大小的片狀用結實牛皮繩所組成的披挂式頭甲,頸甲,兇甲以及以臀甲。以增加馬的防護度與沖擊力。

  其次是突騎隊,采用士兵樣式的铠甲,不過全部是由3毫米厚的共析鋼來制作,馬匹披3毫米厚的上品高炭熟鐵制成的頸甲與兇甲,而頭甲與臀甲則不披挂。

  而哨騎隊,李嘯決定不換裝,繼續讓他們身穿棉甲,以便于偵察及行動。

  最沒有影響的是輔兵,作為後備兵源,李嘯讓他們繼續穿着原有的普通鐵甲。

  李嘯的盔甲設計,得到了下屬軍兵的熱烈擁護,最為激動的是橫行隊與護騎隊的戰士們,人人都是歡欣雀躍,幾乎忍不住立刻就要換裝。隻有火器部隊與哨騎隊的軍士,似乎稍感失落。

  同樣興奮不已的李嘯,現在在擔心一件事情,那就是,這樣的改裝計劃,現在總共隻有150多人的鍛造場,多久才能将這近千人的盔甲改裝完畢呢?(未完待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