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溫不願意跟随着桓彜一起外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于高飛,他雖然表面上答應桓彜和高飛成為朋友,但實際上他的内心裡卻極為不願意。
因為,自從高飛出現之後,他頭上頂着的聰明光環就一點一點的變得黯淡了下來,父親對他的重視也逐漸減弱了不少,而且每次說話時,總是在他的面前說高飛如何如何,在他聽來,自然是不舒服的。
其實,别看桓溫外表冷漠,但其實他的内心裡還是帶着一點孩子氣,畢竟隻有八歲大,本身就是孩子的年紀,其童真的天性是無論如何都改變不了的。
高飛就好比是别人家的孩子一樣,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如何如何,總是在孩子的面前說道你看别人家的孩子怎麼怎麼樣,看似在激勵自己的孩子,實則卻讓自己的孩子産生了厭煩的心理,不但沒有達到目的,反而還會适得其反,桓彜、桓溫父子就是這樣的典型的例子。
不過,這也怪不得桓彜,晉代承襲曹魏,其治國的理念和宗旨,以及國家的政治體系,都大部分沿用了曹魏的制度,就連九品中正制也一并延續了下來。
九品中正制,剛開始的宗旨是為了選拔人才,根據推薦和評語來踏上仕途,做上大官。但是自從晉朝建立以後,九品中正制也完全變了模樣,開始完全以家世來定品級。出身寒門者,行狀評語再高也隻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門者行狀不佳亦能位列上品。于是就行成了當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
這是一個特定的曆史時期,剛好桓彜就處在了這個非常獨特的曆史時期,他雖然也是名門之後,但那都是曹魏時期的事情了,他的曾祖父桓範曾做過大司農,但因為當時站錯了隊伍,成為了曹爽的智囊,司馬懿奪權時,誅殺了曹爽,并且将智囊桓範也一并處死。不過好在并未殃及家人,桓彜祖父這一脈才得意續存,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司馬氏就是桓氏的仇人。
所以,自從桓彜祖父那一代開始,就立下了祖訓,不得桓氏中人入朝為官。但桓彜之父卻是第一個打破祖訓的人,他不甘寂寞,在朝廷出任了官職,雖然有才華,但是因為家世的問題,隻止步于郎中的位置上,一輩子兢兢業業,卻無法做到更大的官。
到了桓彜這一代,正好曆經八王之亂,又經曆了兩晉交替,桓彜自幼聰明好學,能文善武,眼看國家蒙塵,桓彜雖有着一顆報國的心,但卻苦于沒有一個施展他能力的平台,若不是好友庾亮的舉薦,隻怕這個小小的烏江縣令都當不上。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桓彜才一心想要自己的兒子桓溫早早的就成為人上人,悉心的教導着他,也虧的桓溫聰明,無論學什麼東西,都是一學就會。所以,桓彜無論他走到哪裡,都把桓溫帶在身邊,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桓溫的身上。
桓彜這樣的做法是對的,但是方式卻不對,過早的讓桓溫成為了他夢想上的犧牲品,性格孤傲冷僻,很少有人能跟他一起做朋友的。當桓彜意識到這樣的問題時,早已經為時已晚了。
其實,高飛是桓彜第一個主動給桓溫介紹的朋友,他雖然有心撮合,但怎奈兒子桓溫沒有這個意思,作為父親的桓彜,也是隻能是悶聲不吭,一個人把苦惱往肚子裡塞。
縣衙門口,桓彜叫了二十名衙役,一聲令下之後,便朝着郭巡的府邸走去。
高飛就在桓彜的身邊跟着,桓彜穿着官服,但卻沒有馬騎,也沒有轎子坐,隻靠着自己的一雙腳走路,一直走在衙役的前面。如果不是顧及到高飛的話,桓彜腳下生風,早已經走出好遠的距離了。
“桓縣令,我們這是去郭巡的府邸嗎?”高飛一邊走着,一邊望了望周圍的參照物,發現這一路上走起來有些眼熟,便問道。
桓彜笑着摸了摸高飛的頭,說道:“你真是個聰明的孩子,居然一猜就中!我家溫兒要是能有你的一半頭腦就好了……”
高飛道:“縣令大人,我哪裡敢跟桓溫比啊,他長大以後,肯定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但願如此吧!”桓彜面無表情的說道。
“縣令大人,郭巡的府邸前面現在早已經成為了一片人間煉獄,三家混戰不止,這個時候縣令大人去那裡,而且隻帶了二十個人,是不是危險了點?”高飛問道。
桓彜道:“作為本縣的縣令,城中出現如此嚴重的鬥毆事件,本縣豈能坐視不理?李誠、郭巡、趙默三家雖然是地方豪強,但隻要官府出面,他們必定會給予一些面子的,如果任憑他們這樣鬥毆下去,本縣恐怕會殃及池魚,周邊的百姓都會跟着遭殃。而且,如果本縣不出現的話,李誠、郭巡、趙默三家或許就會在兩敗俱傷之時離開這裡,這就等于給了李誠一個可以喘氣的機會,到時候李誠再讓人出城動用軍隊直接造反的話,就會發現本縣已經将城門全部鎖起來了,不讓任何人進出城池,一旦狗急跳牆了,以縣城裡現有的這麼點人,絕對應付不了李誠的造反浪潮。所以,本縣必須出面,假裝調停,讓李誠、郭巡、趙默三家暫時罷鬥,把這三人帶到衙門裡好好商量對策,然後拖延時間,困住這三個人,給毛縣尉争取到足夠的時間去完成他的任務。”
高飛聽完桓彜的這一番話,覺得桓彜這個人的心思非常缜密,這樣的細節他都沒有想到,但是桓彜想到了。
這之後的一路上,高飛一句話也沒有說,他隻是緊緊的跟随着桓彜,做為一個旁觀者,來看待整件事情。
還沒有走到郭巡的府邸,空氣中就已經彌漫住了濃郁的皿腥味,周圍的百姓也不知道所以,都聚集在那裡進行圍觀,見到縣令桓彜來了,這才紛紛閃出一條路來,讓桓彜等人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