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三國之烽煙萬裡

第532章 又見天子劉協

三國之烽煙萬裡 冥九曲 2287 2024-01-31 01:14

  韓炜将臨淄城内該做的事都料理妥當,決定班師回朝,而後揮師漢中了。

  臨行前,要将該留的人留下,該帶走的帶走。

  韓炜打開冊封诏書,念誦道:“孤意,由韓涼為兖州牧、許褚為兖州兵馬大都督、李通為副都督、辛毗為兖州别駕、呂虔為兖州治中;諸葛亮任青州牧,臧霸為青州兵馬大都督、夏侯衡為青州别駕、夏侯尚為青州治中。其餘人等各司其職,确保青、兖二州能早日恢複元氣。”

  衆文武齊聲喊道:“臣等謹遵王命!”

  此次班師回長安,韓炜特地帶上了高順的陷陣營與樂進的折沖營,這兩營精銳在平定青、兖二州的戰役裡都有着不俗的表現,況且這樣的精銳之師,必須以戰養戰,不能讓他們歇着,一旦歇息,那盎然的戰意必然會下降,倒不如讓他們繼續征戰,以确保不失戰心。

  大将方面有典韋、趙雲、馬超、黃忠、甘甯随行,這陣容華麗到無與倫比。

  起初衆将還都看不上老将黃漢升,黃忠以天下無雙的射術狠狠的打了他們的臉,縱觀整個大涼誰的弓馬本事能高過黃老爺子呢?

  韓炜也毫不吝啬的拜黃忠為鎮西将軍,賜爵南陽侯,随行王駕左右,免跪拜禮。

  黃忠沒想到韓炜能如此重用自己,他萬分感激韓炜對自己的知遇之恩。不光如此,兒子黃叙在長安醫學院就診幾乎完全康複,這也是黃忠感恩韓炜的另一層重要因素。

  一路無書,韓炜的凱旋之師終抵長安。

  涼王班師回朝,這可是朝中一等一的大事!天子劉協,丞相賈诩,尚書令董昭率領文武百官早早等候。

  龍骧衛頭前開路,緊随其後的便是大涼的王旗,那旗上兩條栩栩如生飛龍盤旋在九曲黃河之上,正中間鐵畫銀鈎一般寫着一個鬥大的“涼”字。

  “涼”字旗之後緊跟着的是虎翼衛,與龍骧衛呼應。再來便是涼王韓炜的車駕,萬勝戰車之上端坐着一身戎裝的韓炜,蒼猊卧在側,金雕斡旋于頭頂,時不時便傳來陣陣鷹擊長空之聲。之後是諸位王妃們的車駕,凱茂女騎拱衛兩廂,亦是巾帼不讓須眉。

  再往後是各營将領的旗号,典、趙、馬、黃、甘等等。又有破軍營、白馬義從、車下虎士(錦帆)、陷陣營、折沖營等等精銳之師。

  大軍浩浩蕩蕩,排場可謂空前絕後。

  天子劉協見狀,心中不由得再一次膽戰心驚,自從郿塢之變以後,他便沒睡過一天安穩覺。今見韓炜歸來,這陣仗如此浩大,自覺韓炜不會放過自己。

  馬蹄聲越來越近,劉協額頭上的汗也是越流越多,身子也越發抖動的厲害。看着韓炜離自己越來越近,劉協覺得每看一眼這種陣仗都有萬年之久,恐懼感籠罩着他。

  此時,文武百官中,不知是誰開的頭兒,緊接着便是山呼海嘯一發不可收拾:“恭迎涼王殿下凱旋歸來……恭迎涼王殿下凱旋歸來……”

  這無疑不是對天子劉協的一種折磨,如此場景不是正是:天下人皆知有涼王,不知有天子嗎?

  就這麼折磨着,劉協眼看韓炜下了車駕,朝自己走來。

  “臣,韓炜,見過陛下,萬歲,萬萬歲!”韓炜随意拱手,施了個禮。

  劉協險些站不穩,還好賈诩一把扶住了他。可此時的劉協好像喪失了語言能力一般。

  賈诩提醒道:“陛下……陛下,涼王給陛下行禮呢。”

  劉協這才反應過來,連忙說道:“涼王凱旋歸來,還請受朕一拜。”

  韓炜用手托住了劉協的肘關節,笑道:“呵呵,陛下這是何意啊?哪裡有君拜臣之理呢?”

  “涼王文治武功,功震寰宇,理應受這一拜!”劉協求生欲望極其強大,硬是身躬九十度,給韓炜施禮。

  韓炜也不再多言,順其自然的受了劉協一拜。而後,轉身上了車駕,高聲大喊:“進城!”

  在東漢年間最後的幾任皇帝中,劉協的聰明睿智,是别的皇帝不能比的。

  他從小就失去母親,由董太後養大,對宮廷中的刀光劍影你争我奪,比别的皇子龍孫要懂得早,懂得多,自然也要出人頭地一些。在逃難之中遇到韓炜,并且能夠從容應對,不失皇家威嚴,就顯露了少年老成的性格,那時候他才九歲。

  當年長安發生饑荒,谷一斛賣到五十萬錢,易子相食屢見不鮮。

  劉協命令侍禦史侯汶開倉濟民,用米豆為饑民作糜粥,但餓死者并沒減少。劉協懷疑所發米豆不實,親自于禦前量試,證實發放中确有克扣現象,于是下诏杖責侯汶。

  從此以後,米豆得以如實發放,使饑民們切實受到赈濟,救活了不少人的命,不能不說是做了件好事。這一年他隻有十四歲,在這麼小的年齡,能有如此作為,是很不簡單的。

  後來又多次與韓炜周旋,利用王允,拉攏劉備,到皿诏盟成立,再到發動郿塢之變,不得不說劉協做的足夠優秀了,他心心念念匡扶漢室,除去韓炜。隻可惜,他時運不濟,命途多舛。每每以失敗而告終。

  東漢在經過桓帝、靈帝的肆意揮霍,根基已經不穩,朝政大亂,至劉協繼位時,大漢天下已經是群雄割據,誰手上有兵,誰就可以左右朝廷。

  可歎劉協空有一身智謀,卻逃不脫任人擺布的下場,要做一輩子子的傀儡,最後也不會擺脫被取代的命運。

  所謂:“傳稱鼎之為器,雖小而重,故神之所寶,不可奪移。至令負而趨者,此亦窮運之歸乎!天厭漢德久矣,山陽其何誅焉!”

  這是史書對劉協的評價。

  誠然,天命如此,人力實難違之,劉協可悲可歎,卻也無奈了。

  天時、地利、人和,劉協不占其一,想成就千秋大業,可謂萬難矣。他雖聰明,但在政治鬥争中還是顯得稚嫩,時機、保密、方法都不夠深思熟慮,注定他隻能為一生傀儡,為亡國之君。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