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 94 章 再出茬子,你就滾回娘家吧
趙大文承受不住巨大打擊,跌坐在地上,王氏抱着閨女痛哭,屋内亂做一團。
最後,還是老爺子最為冷靜,出面呵斥他們安靜。
“大夫,若是好好将養,孩子的腿是不是就會無礙。”
打包票的事大夫可不會做,凡事都有意外不是。到時候,人家不得把他家給砸喽。
“老夫有七成把握,你們若是不信我,可以送去縣城,城裡的大夫醫術肯定勝過我。現在還未固定,還可以去找其他大夫,一旦固定,就無法動彈了。”這家人難纏,他也是知道的。打心眼裡,其實更想他們去縣城。這孩子的腿傷,說重也重,說不重其實也不算太嚴重,仔細養着,是沒啥問題的。
趙大文當然更信城裡的大夫,“爹!”
趙茹心沒想到自己傷的這樣重,一時有些吓傻了。
王氏也是看着老頭子,滿眼希冀。
老爺子思索了很久很久,“要不就在家裡養着吧,别到處挪動了。”
趙茹心的心,“哐當”碎了。她不要留在這,奶太惡。
王氏的心一樣沉到谷底,在這裡,就要繼續當牛做馬,她怎麼全身心照顧閨女。
趙大文不可置信的看着老爹,他的心,咋就能這麼狠。
“大夫,辛苦你回去準備準備,給孩子固定腿吧。”
大夫得了準信,告辭離開。
“爹!”
老頭子打斷他的話,“我知道你要說啥,大夫說話都會留幾分,他說有七成,其實基本有九成以上的把握。骨頭傷了,縣城也有一段路,颠簸之下,你能保證茹心的腿不會傷的更重嗎?為今之計,就在家裡養傷才是最好的法子,你可懂?”
趙大文無言以對,老爹說的,好像沒毛病。
他沒意見,王氏也不敢蹦跶。
“爹,隻是茹心如今傷了腿腳,做啥都不方便,身邊不能沒個伺候的人。”王氏趁機說。能不下地也是好的。
“家裡有你娘在,能出啥事?今天這事,也怨不得她,是茹心自己個太不小心。”
老頭子冷哼,别以為他不知道老大家的打啥主意,想撂挑子不幹活,想都别想。
“再說,咱們早上出門,中午晌就回來,下午幹一會,又要回家,不耽誤你照顧閨女。”
王氏:……
李氏見她吃癟,心裡痛快。唯一難受的,就是家裡的銀子,又要被老大家的霍霍了。
最終,趙茹心還是被留在了老宅。閨女受傷,當爹的也不能不管不顧的離開。趙大文忍着不快,心中憋悶,啃窩頭的動作卻沒絲毫停頓。幹了半天活,他真的餓壞了,以前吃不下的窩頭,今日好像也沒那麼難吃。
一大家子,安靜吃飯,死氣沉沉的,誰都不願多說一句話。
吃完飯,就是午歇。
王氏照顧好趙茹心才回房睡覺。
老孫氏戰戰兢兢回屋後,終究還是沒躲過老頭子的怒火,他用力扇了她兩耳光,“如果不是秋收,家裡正是缺人幹活的時候,你今日,絕不會是兩巴掌。”
老孫氏捂着臉,熱淚盈眶,卻不敢哭出來,臉上焦灼的疼,她更不敢痛呼出聲,往日的撒潑,想都不敢想。
“家裡,你給我小心的照顧好,再出一點纰漏,你就滾回你娘家吧。”
老孫氏瞳孔地震,她哪裡來的娘家,老爺子是想把她掃地出門,不行,絕不行!
“我一定好好照顧家裡,老頭子,你千萬别趕我走。”老孫氏抱住他的大腿,壓抑痛哭。
趙老頭撒了氣,氣順了點,嫌棄的抽出腿,“家裡的活,你給我幹好咯,茹心現在傷着,必須得好好養,你敢再找她麻煩,别怪我不客氣!”
老孫氏連連點頭,她沒想到,一個女娃,老頭子也看的這樣重。
“滾一邊去,别打擾我休息。”賤骨頭,不打不聽話。
老頭子躺下後,老孫氏默默躺在床沿流淚。
心裡對王氏和趙茹心怨恨的不行,小的不能動,大的總可以吧?等秋收完,她再慢慢收拾王氏。
第二日,趙老頭聽村裡人說,隔壁劉家,周家,村長家,好幾戶都是找粗工幹活的,而這幾戶,都是和他兒子玩的好的。
有心人更是說,最近,總看到他們幾家天黑偷偷推着車子去趙大樹家,問他是不是趙老三有啥發财門路,别一個人悶聲幹,也帶帶他們。
老爺子那個氣呀,胳膊肘外拐的小畜生,是有多缺心眼才把賺錢的營生送别人,而不顧自己家。
他難道不知道他們現在多缺錢嗎?
村人看他好像很不高興的樣子再看看全家一起秋收,沒一個落下的樣子,還有啥不明白的,感情趙老三連自己家的人都沒叫,隻叫了幾個豬朋狗友,心氣順了不少。
老爺子現在後悔了吧?叫他偏心,偏心,一大把年紀,還要跟着一起下地。人趙大樹呢?沒地,啥都不用幹不說,還天天不知道偷偷在搗鼓啥玩意兒掙錢。
老爺子一言不發,背着手,帶着一大家子,下地幹活……
趙大樹家。
趙小雨三不五時的就出門進城溜達一圈,回家便給全家做頓豐盛的。
香味飄散,饞壞了家裡的狗子和鄰近的唯一鄰居。
“爹,留兩碗河葫蘆肉,晚上我給你們包河葫蘆肉小籠包吃怎麼樣?
跟你說,和五花肉一起,加點蔥進去,又鮮又香,吃一口,保證你停不下來!”
趙大樹光聽聽,哈喇子都要流下來,閨女是個會吃的。
“成,一會你去整吃的,我們剝肉就行。小雨呀,如果有空,你上次做的鮮肉大馄饨也包點成不,早上來一碗,一天渾身都是勁兒。”
“沒問題呀,我買的肉還多着呢!”
她也喜歡吃大馄饨,湯裡加點豬油,加點蔥花和辣子,倍棒!
“下午包小籠包,明天包大馄饨,我多包點,咱們慢慢吃!”
“這個好,餓了下一碗,又快還管飽。”
宋氏完全沒了插嘴的餘地,能說啥呢?
這倆父女,都特别會吃,能吃,做的都是她和梨花也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