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 358章 100斤的糧
縮在女子懷裡的小姑娘,被她爹的這聲吼給吓得一哆嗦。
那女子看着自家女兒這副樣子,更加堅定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和離!我說和離你是聽不懂嗎?”
蘇沐瑤在不遠處看着這一幅鬧劇,雖然人群都是吵吵嚷嚷的。
但這家人卻格外的顯眼。
尤其是那孩童躲在自家娘親懷裡,看他爹的那種驚恐的眼神。
男人突然暴怒吼道:“你一個女子憑什麼提出跟我和離。
就算是我不要你了那也是我休你,何來你提和離一說?”
女子卻不同意被休,畢竟一個被休的女子走到哪都會被指指點點,覺得是女方的錯。
最重要的是自己還帶着個女兒。
日後小閨女長大成人被男方知道他有一個被休棄的娘親,也會被婆家不重視。
所以為了閨女,她絕對不能被休隻能和離。
可男人像是一副鐵了心的模樣。
女子想到還未嫁他之時,被他的花言巧語所騙說什麼雖然家裡日子比較苦。
但隻要嫁給他,一定讓自己幸福。
還說他會出去幹工,掙來的每一分錢全部都給自己。
到時候再生一個像自己這般漂亮的白胖小閨女。
果然男人的嘴騙人的鬼,永遠都不能相信男人的承諾。
想到這,直接對着眼前的相公怒吼:“你但凡為我們女兒着想,你就不會去休棄我。”
“我可沒說要休棄你,是你自己想要和離現在又扯到女兒身上。
你要是真的為女兒着想,就不會提出和離。
現在又把女兒搬出來說事,你還真是個下賤的女子既要當寡婦又要立牌坊。”
女子被眼前的丈夫說的氣的渾身發抖。
“你既然不同意,那我便休夫。
家裡裡裡外外都是我一個人,掙錢的是我幹活的是我。
而你身為男子一個家裡的頂梁柱,卻遊手好閑每日吃喝等死。
像你這樣的人隻适合自己一個人過,不要禍害我們母女倆了。”
男人聽到了女人竟然敢如此這麼跟自己講話,直接擡手就要打女人。
蘇沐瑤在旁邊喊道:“住手。”
小郡主聲音剛起,所有人都向這邊瞧了過來。
男人看居然是小郡主,連忙放下了擡起的手,這位可不是能惹的主。
女人瞧這男人這害怕的模樣,不由得嗤笑一聲。
一直以來,他都是如此欺軟怕硬。
從不把家裡的人當回事,卻害怕外面的那些人。
蘇沐瑤來到跟前問道:“好聚好散怎麼說她懷裡抱着的閨女也有你一半的皿脈。
你若是個男人就應該解決事情,而不是動手。
今日這事我便給你們做主了,就和離。”
緊接着蘇沐瑤看向男人:“你若是這樣還不願意,那便讓她休夫好了”。
男人聽到這話,不敢再言語。
那女子見男人不再說話,連忙跪到了蘇沐瑤的跟前。
“多謝小郡主給民婦做主。”
一旁的小丫頭見自家的娘跪一個小姐姐,連忙也有模有樣的跪向了蘇沐瑤。
蘇沐瑤連忙把這母女倆給扶了起來。
“女子也不比男人差到哪裡去?為了你的小閨女也應當振作起來。
你若是願意也可以到京城,我那邊開了不少的作坊。你也可以帶着孩子去工作。”
那女子聽到這話,連連點頭。
雖然這一路上路途遙遠,但她自己還是有些嫁妝的。
相信還是能夠平安到達的。
蘇沐瑤見那人點頭,這才開始給那些難民們發放飯菜。
這邊的飯菜剛做出來,那一桶一桶的飯就這麼的飄入了衆人的鼻尖。
所有人沒想到的是,這飯居然是蒸出來的大白米飯。
别說是吃了他們見都沒見過,誰家若是從哪裡買些精米回來!
那都是給孩子們煮米湯喝的,而且也基本上是稀的很。
哪裡像這?這已經不是稠了,而是全是米連一點湯都沒有。
蘇沐瑤給他們發的是一次性的大塑料碗。
基本上每個人過來打飯的都是兩大勺米飯,二大勺的肉菜。
湯是随便大家喝的。
而且米飯還放了幾桶,放在最邊上他們吃完也可以再重新去打。
每個人都端着塑料碗,蹲在一旁吃的狼吞虎咽。
在這一刻,他們才深刻的體會到活過來的感覺是怎樣。
“爹爹,這個肉好好吃(●°U°●)」”
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娃,端着手裡比自己腦袋還大的塑料碗吃的起勁。
尤其是那一大塊一大塊的肉,放到嘴裡嚼的巴巴響。
那叫一個一臉的滿足。
所有人,聽到孩童稚嫩的話語也不由得笑出了聲。
他們大部分的人都已經做好要被餓死的準備,現在小郡主來了。
變出了這麼多的食物。
蘇沐瑤見大家都吃的差不多了。
這才拿着大喇叭說道:“本郡主知道你們家園被毀自然傷心。
但我想說的是,咱隻要是有口飯吃就不會被餓死。
但咱們總得重建家園,把那些因為洪水而毀掉的房屋重新給砌起來。
咱大王朝早已經脫貧,隻要勤快哪怕種一畝半畝的地,也不至于會餓死。
所以眼前的災難并不算是多大的事…”
蘇沐瑤在前面說着,所有人都靜靜的聽着。
“對,小郡主說的沒有錯,隻要有口吃的房子砌起來還不是早晚的事。”
接下來的幾天内,女人就在這個空地上給外出的人做食物。
而男人則是在各個村的村長的帶領下,挨家挨戶的開始蓋起了房子。
蘇沐瑤這時在城中的酒樓歇息了下來。
這邊的天氣格外的冷。
蘇沐瑤裡面穿的是羽絨服,外面則是披了個披風。
總的來說,看的有些不倫不類。
但對于那些人來說,小郡主就是個神人。
那身上穿的更是他們從未見識過的,在他們眼裡這就是最漂亮的。
總算在一月之後,基本上也都忙的七七八八。
剩下的也都是各家各戶需要去收尾了。
尤其是看着這些個縣令,每個人都十分的為民衆着想,蘇沐瑤也放下了心。
臨走時,給每個縣衙以及那些老百姓們全部都分發了些糧食。
每家每戶給了100斤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