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 462章 被解救的女子
等到蘇沐瑤把南羽國一切事宜都打點好之後,便向着北皇國進發。
大王朝
禦書房之内,外面快馬加鞭來了消息。
“啟禀皇上小公主,把南羽國打下來了。”
皇帝和禦書房中的衆大臣們聽見這話,一個個直接就震驚住了。
“這小公主出發都沒幾日吧,這,這就打下來了?”
皇帝則是一拍桌子:“哈哈哈,好好日後正如小公主說的那般八國統一。”
皇帝這時候還在想着,當時蘇沐瑤在自己跟前說的那番話。
日後便沒有戰争,所有國家的國姓都是姓龍,從此便沒有其他的國家,隻有大王朝。
自己究竟是何德何能才能有這麼個仙人相助。
在皇帝的眼裡,蘇沐瑤早就已經不再是那個小公主,而是整個大王朝最重要的人。
更是對之前自己沒有,把小公主拱手送給别國而感到慶幸。
更是對自己的直覺表示欽佩,之前小公主在大王朝境内做出來的那種種事迹。
自己就有直覺,日後隻要有蘇沐瑤在的一天,大王朝将會屹立不倒。
如今,龍淵算是徹底扶不上牆的爛泥。
眼中隻有那些個情情愛愛,怪不得蘇沐瑤看不上他。
但好在他與皇後還有另外一子,等瑤瑤回來後,便把小兒子放到瑤瑤身邊讓她好生教導。
但凡能從瑤瑤身上學出個一星半點,這大王朝則是不再愁了。
而且自己寵小公主那邊,可是吃了他給的丹藥延壽50年。
自己有的是時間,在這把龍椅上坐着。
很快,大王朝就舉國同慶。
大約半月有餘,蘇沐瑤總算帶着大批人馬趕到了北皇國。
這邊是一個小國,隻有十幾萬人的一個小國家。
而這個國家的王上,卻經常在全國各地搜羅美女然後培養起來。
除了大王朝,基本上其他的國家都有北皇國送過去的人。
蘇沐瑤帶着大批人馬一路的打到了王上的寝宮。
而且還隻是僅僅一夜的功夫。
那些北皇國的百姓們完全都,不知道這一夜究竟是發生了什麼。
有些熟睡的人則是聽見了轟隆轟隆的聲音,有些則是認為外面可能是打雷了。
等到第二天他們醒來時才得知,他們這個國家已經易主。
但對于他們而言,卻并不覺得有什麼該擺攤的擺攤該幹活的幹活。
但私底下卻全部都在那裡偷偷的拍手叫好。
“總算是把王上給整下去了,哈哈哈哈…”
“誰說不是呢?我家那小閨女至今還未歸家。
若不是王上沉迷酒色又怎可能會被打下來,真是活該呀!”
這是幾個人在茶館裡正說着話,就在這時有一個人從外面跑了進來。
就見這是一個有些肥胖的30多歲男子,他沖了進來之後,随便拿起人家跟前的茶碗,咕咚咕咚的就喝了起來。
“哎哎哎,你幹啥呢?想喝自己掏錢買呀,可得三文錢呢。”
就見這個胖男人喝完之後拍了拍自己的兇口。
完全就不理眼前這個找自己要三文錢的人。
“你們聽我說,那邊可是貼告示了,聽說大王朝的小公主把王上給殺了。
另外那些後宮的嫔妃了解之後,全部都即将給送出宮。”
此言一出,整個茶樓的人全部都站了起來。
“你說啥,我那苦命的閨女是能回來了是嗎?”
其中一個50來歲的老頭,搖晃着這個說話的肥胖男子。
就見那肥胖的男子點了點頭,那50歲出頭的老漢跌跌撞撞的往外跑。
“閨女,我那可憐的閨女啊!”
老頭原本跟自家老伴都已經不抱希望了,自己家兒子衆多,好不容易老來得女。
一家子可把這個寶貝閨女疼愛有加,因為自家閨女長的漂亮,就連那些個嫂嫂們也都十分的寵愛。
可正因為自家閨女長的好看,卻被王上微服私巡給看見了。
就這麼不顧他們都不願,直接把自家閨女強行給帶走了。
後來又聽說不僅是他家,附近很多長的好看的都被搶走了。
後面更是有傳言王上一不順心和那些個帶回來伺候不好的女子,全部通通都給殺了。
老婆子更是因為自家閨女被搶,日日在家哭,直接就哭瞎了眼。
可沒辦法,民不與官鬥,再何況那可是王上啊!
蘇沐瑤在皇宮内也得知了這些個嫔妃,全都是那平頭百姓家的閨女。
他們都不是自願進宮為妃,而是被王上強行給帶了回來的。
蘇沐瑤則是每人都給他們稍微發了點安家的銀子。
這些個打扮的漂亮的女子們,都齊齊跪在蘇沐瑤的跟前。
“多謝小公主的救命之恩,日後小公主若是能用得到我們的,隻管說。
我們定當竭盡全力以報公主的解救之恩。”
蘇沐瑤則是回道:“都起,每人十兩銀子,拿着這些銀子都回去吧。
家中的父母應當也盼着有早日團聚的一天,都快快回去吧。”
這些個女子一聽見小公主提到自家的父母,一個個的眼淚啪嗒啪嗒的往下掉。
士兵們則是看着這些女子上前每人拿了十兩銀之後,這才把他們送出了宮。
出了宮的女子們第一眼就瞧見了哦,圍在宮門口的那些個人。
人群中那些個百姓望眼欲穿的看着,大批大批的姑娘走了出來。
一個個都在人群中尋找着自家閨女的身影。
很快找到自家閨女的人,抱着自家閨女哭的槍天抹地。
但還是有些個别看不見自家孩子的,不用想也知道孩子終歸還是沒了。
那些團聚的人抱在一起哭的凄厲。
“娘,娘,你怎麼瘦成這樣子了?”
“爹,閨女不孝這些年您過的還好嗎?”
蘇沐瑤則是站在高台上,望着這一幕幕的場景。
很快,高台上的旗子就換成了大王朝的國旗。
很快就有人發現了,站在高台上的蘇沐瑤。
那些個被放出來的女子也說了,是大王朝小公主的功勞,并且說公主還給他們每人發了十兩的安家費。
對于這些百姓來說,小公主就是他們的恩,人。
若不是小公主,他們的閨女也不知道會是個怎樣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