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 226章 帶皇帝和衆大臣前往南州
就見皇帝說完,皇後在一旁直接紅了眼眶。
“臣妾以為…”
皇帝則是心疼的緊緊的抱着皇後:“咱們之間有太多太多的誤會。
朕有的時候要為大局着想,可能你會覺得朕懦弱,不再是當年的那個意氣風發遇事果決的少年。”
“可朕也怕呀!怕一步錯步步錯,怕守護不了這萬千黎民百姓,更怕守護不好你和淵兒…”
皇帝跟皇後這一夜也算是解除了二人多年以來的隔閡。
……
大清早就被小夏給搖醒:“小郡主該起來洗漱,一會要上早朝了”。
蘇沐瑤從床上坐起:“啊啊啊,死老登居然要讓一個奶團子上早朝,真是可惡。”
小夏在一旁聽得一愣一愣的,怎麼也沒想到,自家小郡主被自己叫起後會是這麼個反應。
不遠處院子裡的蘇老頭吓得一哆嗦:“這是啥聲鬧鬼啦?”
一旁伺候的下人噗嗤一笑:“這不是咱郡主的聲音嗎?”
蘇老頭整個人亞麻呆住,我那可愛\(//∇//)\又奶呼呼的小奶團怎麼變成了這副嗓音?
很快蘇沐瑤洗漱完,坐着馬車來到了皇宮。
剛到門外就聽大臣們說:“那一排排的房子整齊劃一前後都有院子,而且都是一樣大小整整齊齊”
“還從未見過那樣蓋房子的兩家人,可以用一堵牆一面院牆。”
丞相這時也開口道:“是啊,皇上臣聽說最開始的時候那水都到腰上了,那街上簡直是都能劃水了。”
蘇沐瑤聽得一頭霧水的,走了進去。
所有人一見小郡主來了紛紛閉嘴。
皇帝看到蘇沐瑤,心裡的陰霾也一下子掃落。
“瑤瑤來了,剛才衆大臣還在誇瑤瑤在南州治理水災的那叫一個好,那邊的監督來報也全部完工”。
蘇沐瑤點了點頭按理來說應該早結束了。
隻是自己走時還有不少後面已經逃難走的難民們的房屋也需要修繕,所以就讓那邊的人繼續自己擇時先回來了。
蘇沐瑤倒是覺得這些大臣們又在誇自己,指定是沒憋好屁,至少是他們覺得解決不了的想把自己推出去辦事。
果然,如自己所想就在下一秒皇帝開口道:“瑤瑤啊并沒有别的事情,隻是朕想問問你那鐵疙瘩能不能馱着朕和幾個大臣一起去南州看看”。
蘇沐瑤一聽,嗨原來就是這點事啊,那當然是沒問題了。
如今自家老爹和大伯二伯也全部都會開車。
再加上自己空間裡兩三輛越野車,還是拿的出來的,按照官路開越野車還是很好走的。
“自然可以,不過我可就隻有三輛越野車除去司機隻能坐12個人,不知道皇伯伯打算讓誰一同去呢?”
所有大臣都兩眼發光,他們也很想坐上那神奇的寶貝。
之前就有人說那鐵疙瘩上面可是有大塊透明琉璃。
想想若是能坐上那神奇寶貝,這輩子死而無憾了。
皇帝看向衆大臣:“除去朕跟皇後還有小郡主,還有九人你們商量一下這九人誰去?”
這時國公爺向前一步:“臣這輩子都未去過南州,而且若是這次不去這輩子都無望了。
懇請皇上帶上臣一起”。
國公爺說完,所有大臣都直抽嘴角。
就在這時工部的兩位大人也站了出來,:“皇上臣早就聽說小郡主在那邊做了很多稀奇的東西,求皇上帶上微臣,微臣定當好好研究将那些技術一同研究徹底帶回京城。”
皇帝想了想,點頭同意。
丞相則是拼命的示意蘇沐瑤,蘇沐瑤又哪裡沒看到這丞相?向來站在自己這邊怎麼樣也要把這位給帶上。
不然可不辜負了人家對自己的認可。
“皇伯伯,我見丞相也非常想去不如把丞相也一同帶上吧。”
蘇沐瑤都這麼說了,皇帝哪有不同意的道理連連點頭。
其中大将軍直接站出:“皇上,這路途遙遠為保證皇上您的安全,臣必須跟随還望皇上能夠成全”。
其他大臣一聽着急了,這直接就去掉了五個名額,還有四個。
徐大人在那裡猶猶豫豫,實在是他得罪過小郡主,要問小郡主那指定人家是不會同意的。
最終徐大人還是上前一步問道:“微臣也想去瞧瞧,不知皇上可願帶微臣一起?”
皇帝見竟然出來的是徐大人,心中暗罵這徐大人臉皮厚。
自己都是蹭小郡主的那寶貝去的,他得罪了小郡主如今還跳出來問願不願意帶他去。
自己要是能做得了主不就直接點名了嗎?真是沒眼力見的。
徐大人擡頭就看到了皇帝為難的神情。
心裡也是咯噔一聲,看來自己想去瞧瞧百姓口中的那南州是無望了。
就在這時蘇沐瑤開口:“徐大人既然想去那皇伯伯不如成全了,剛好也讓他瞧瞧本郡主赈災可有哪裡做的不妥?”
徐大人也聽出了蘇沐瑤這語氣中的諷刺,可不管怎麼樣,到底還是帶自己去了!
所有人見最後就沒幾個名額了,那可都紛紛站出來說自己也要一同前去。
最終皇帝從裡面挑了幾人也就這麼定了,其他沒被選中的人捶頭耷腦一副心不在焉的聽完皇帝接下來的安排。
很快早朝結束蘇沐瑤則是讓兩個伯伯和自家老爹開着越野車來到了皇宮門口,接應衆人。
街道上所有人看着這大東西就這麼的自己在地上跑,都驚奇無比。
一聽是小郡主拿出來的,衆人都感歎果然小郡主就是仙人轉世,不然又怎麼可能會有如此厲害的東西?
上了車後,一路上都平安順利直到傍晚越野車才來到了南城腳下。
把越野車停在城門,大将軍拿着自己的令牌調令士兵看好越野車,莫要讓人給損壞了去。
一行穿着普通百姓衣服的一群人剛進入南城,忽聽一陣陣當當當的鑼聲響起。
就見有人擡着幾大口大鍋,還有人擡着幾筐的饅頭出來。
所有百姓們從家出來後,走到固定的地方去排隊,也不見擁擠井然有序排着隊。
皇帝後面跟着的大臣連連感歎:“這些人都受了災,怎麼還會如此的知禮?”
這話剛說完,有兩個從他們跟前路過的百姓見他們一副不解的神情說道:“你們這群人一看就是外地來的吧,我們小郡主之前在的時候就是這樣安排的。”
說話的男子旁邊還有個同伴也點頭認可的說道:“那可不小郡主可是咱們大王朝的小福星,前不久就在這裡赈災嘞。
你瞧瞧那不遠處這些房子全都是咱小郡主帶人建的嘞,怎麼樣?漂亮吧?
隻是小郡主後來回京城去了,你們倒是無緣見咱們小郡主的風采喽嘿嘿。”
所有大臣都看向皇帝身邊戴帷帽的小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