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流放懷孕被分家?父不詳,母越強

第168章真要逼三爺在您和棠小姐之間選一個?

  西内城,三進院沈宅。

  沈岐之連打兩個噴嚏,揉着發酸的鼻尖,咕哝,“大過年的誰想我了?”

  “有沒有人想你我不知道,罵你的應當不少。”沈老夫人冷聲道,“這會兒恐怕旁支那些都在罵你吧!”

  要不是他嘴不過心,闖下彌天大禍,百年沈家如何也不至于被流放。

  “何止是旁支?”大伯母宋氏給沈老夫人盛了碗離她比較遠的雞湯,“恐怕老二老三也都在罵他。”

  說完轉頭對沈岐之道,“你死要面子活受罪,怕不是凍着了?”

  沈岐之死性不改,過個年門口挂的燈籠都是方目紗材質。

  一盞燈籠十兩銀子。

  他說,燈籠挂在門外,人來人往都看的見,臉上有光。

  明明外面一盞燈籠就能讓家裡人都吃好穿好。

  不,吃好就行。

  他們身上穿的也還行。

  沈岐之跟沈岘之不一樣,他要臉,表面上對姨娘、庶子庶女們都不算差。

  過年都添置了新衣,并且還不算差。

  然而這麼冷,每天卻隻準燒一個時辰炭火。

  還是最差的炭,煙比火大,門窗但凡關嚴一點兒就能嗆死人。

  總之,驢糞蛋子表面光,但凡,别人能看見的都不錯,别人看不見的都不好。

  臉上有光,肚子就沒有油水。

  大過年,桌上的菜色都不如以前府裡下人吃的好。

  一大家子老老少少擠在一張大圓桌上,兩三個人分不到一盤菜。

  素菜多葷菜少。

  沈岐之掏出帕子輕拭鼻子後訓宋氏,“你眼皮子怎麼跟老三似的這麼淺?

  不就是把炭火和買食材的錢換成了門外的燈籠嗎?你日日念個兩三回,沒完沒了。”

  “我沒完?你那麼有本事你拿炭火錢換燈籠?你倒是讓老三把香皂配方給你送過來?

  你說你巴結一個七品芝麻縣令也就算了,連一個員外的話你都言聽計從。”

  宋氏是真想不明白,沈岐之這麼要臉的人,為什麼要做這麼掉面的事?!

  不光她想不明白,沈家人除了沈老夫人都不明白,聞言齊刷刷看向沈岐之。

  沈岐之不耐煩道:“你一個後宅婦人管好家裡事就好,外面的事你少打聽。”

  沈老夫人放下筷子,“今非昔比,大家有勁兒往一塊使,才能早日回京。老大媳婦兒,你也别怪他,他也是為了咱們能回京謀劃。

  當然,沒必要的苦其實也可以不吃。”

  最後一句說給沈崎之聽。

  老大本就好面,到北川後,這毛病越發嚴重。

  “母親,兒媳知道您在京城說話還有分量。您為什麼不直接找父親以前交好的大族,讓他們幫忙在皇上面前求求情?

  咱們就算把老三家的香皂方子要到手,讓夫君去衙門裡當差又有什麼好?

  在縣令手底下讨生活跟回京又有什麼關系?”

  沈老夫人搖搖頭,對這個大兒媳婦兒越來越不滿。

  不怪老大總說她眼皮子淺。

  若她格局大點兒或者幹脆幹脆像老三媳婦兒一樣什麼都不管也行。

  偏生眼界不夠,心比天高。

  事到如今,也隻能耐着性子解釋,“京城那些人情,隻能用一回。必然得在關鍵時候才能開口。

  如今咱們剛到北川,就急吼吼去找人說情,是生怕皇帝氣消了再添一把火嗎?

  勾王越踐尚能卧薪嘗膽,咱們又為何不行?

  在衙門裡做事是為了熟悉這北川縣,縣令任期還有最後一年,等縣令高升後,稍稍運作一下,老大就有機會坐這北川縣令。

  等他任期内有了功績,再找人說情。

  求人遞話,總得也讓人張開嘴不是?

  到時皇上氣消了,見老大在地方有功,說不得再念起沈家的好,讓咱們回京。

  就算回不了京城,總歸能離開這北川。”

  沈清丹還是聽不懂,“祖母,這跟讨好那個王員外有何關系?縣令于咱們有用,咱們不該讨好縣令嗎?”

  她很讨厭王三小姐。

  就像讨厭沈清棠一樣。

  “那不是你一個姑娘家該關心的事!你也到嫁人的年紀,好好學學女紅,收斂下你的驕縱。”沈岐之訓。

  訓完頓了頓還是解釋了一句,“表面上看,這北川縣歸縣令管,實際上的掌權人是王員外。”

  話是解釋給宋氏、沈清丹她們聽,也是說給沈老夫人聽。

  沈老夫人輕歎,“回頭,等見着老三,我再跟他好好說說。”

  低頭摸了下腿上的湯婆子。

  這是昨日,老三托人送來的。

  一句話都沒帶,隻送了個湯婆子。

  他在生她的氣,卻還怕她冷着。

  沈老夫人眼睛有些酸,再沒有胃口,示意如姑姑推她回去。

  路上,如姑姑遲疑着問出口:“真要逼三爺在您和棠小姐之間選一個?”

  沈老夫人摸着湯婆子,覺得熱意暖不到心口,答非所問,“沈家得回京。”

  ***

  三房人吃飽喝足,齊齊坐在露台上閑聊。

  臨時拼湊的六人之家,來自天南地北,講着不同的趣事。

  半下午見雪停,沈嶼之、沈清柯和李素問把溫泉池清理出來,換上新水。

  大家齊齊泡進溫泉中。

  季宴時依舊不在“大家”之中。

  溫泉中飄着個木托盤,托盤裡放着沈清棠新做的零嘴。

  冰粉。

  一大碗晶瑩剔透的冰粉,旁邊放着幾隻小碗,碗内有紅糖水、山楂碎、芝麻碎、瓜子仁。

  男女溫泉裡各有一份。

  林晚夏一邊給李素問示範,一邊開口教隔壁幾個男人怎麼吃冰粉。

  李素問看得見,自然學的快。

  第一個吃進嘴裡,很快給出反饋,“冰冰涼涼、酸酸甜甜的好吃。”

  隔壁男人們大抵不太喜歡甜,誇贊的明顯不如吃鐵鍋炖時那麼真誠。

  甚至很快把話題扯回了鐵鍋炖上。

  尤其是沈嶼之,在京城時就慣會兒吃喝玩樂。

  “清棠說不放油直接炖的時候我還想,這麼粗暴的作法怎麼對得起價值一百八十文的大鵝?沒想到會這麼好吃。

  炖大鵝的肉爛而不柴,湯汁濃郁,每一塊肉都入味至極……嗝!”

  再好吃,吃飽了也吃不下。

  孫五爺點頭,“确實。山珍海味吃的不少,這鄉間粗食卻少吃。沒想到别有風味。我有些好奇,令千金也算是名門閨秀,官家千金,怎麼會如此多鄉野之事?”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